怎樣讓父愛發揮教育作用
很多家庭由于父親的工作關系不能經常和孩子在一起,自然也就沒有機會教育和管理孩子。可是孩子的成長不能耽誤,孩子的成長也不可能重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怎樣讓父親的父愛發揮積極的教育作用呢?這實在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案例:
我兒子4歲了,絕大部分時間都是我帶他,他爸爸在外地工作,很少跟孩子相處,他們之間的關系很淡,互相都不怎么想念。馬上過年了,我愛人放年假回家,我 很想趁這假期幫助他們培養父子感情,讓他爸爸發揮應有的教育作用。我是不是該暫時退出,讓他爸爸代替我照顧孩子的日常生活,還是安排其他事情來做?
專家:
對孩子的成長來說,父愛和母愛都非常重要,缺失任何一種都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不良影響。兩者一樣重要,但教育的作用不同,不可互相代替。
父愛和母愛是有差別的,我們可以從父母與孩子的日常交往來看兩者的不同。在交往的內容上,母親常花較多的時間照顧孩子的生活或輔導孩子學習;父親則花較多的時間與孩子游戲。在交往的方式上,母親更多地摟抱孩子,與孩子進行一些溫和的活動;父親則更多地通過身體運動與孩子玩耍,做一些較劇烈的、冒險性的活動等。
在 交往的態度上,當孩子摔倒了,母親常用“沒摔壞吧,都怪石頭”、“以后千萬別亂跑,聽話就是乖寶貝”來安慰和規范孩子;而父親常會大聲地說“勇敢些,爬起 來”、“為什么不看路,下次要注意”。可見,父親和母親同孩子的交往是很不一樣的,帶給孩子的教育影響也很不一樣。
所以你說自己先 暫時退出,讓他爸爸代替你是不合適的,因為這樣做孩子真正獲得的也不是完整的母愛和父愛。再說,孩子已經4歲了,在運動方面的需求比生活照顧的需求更多。 當然,讓先生適當地代替你做一些照顧孩子的事也很好,這可以拉近孩子和父親之間的距離,讓父親的形象變得親切、具體。
培養父子感情,讓父愛發揮教育作用,重要的是要讓父親將本身所具有的男性特點融入到親子交往中。比如讓父親和孩子一起玩運動性、技術性、智能性較強的游戲,這樣父親所固有的男性特征,如堅毅、深沉、果斷、獨立性、進取性、合作性等會不知不覺地影響孩子,這樣就有利于促進孩子身體、智能、性格的發展。
至于說安排什么具體事情讓孩子的爸爸做,則需要根據自身特點去琢磨。比如一起在家做些小游戲,或到戶外跑跑,到公園逛逛都是可以的。關鍵是要有足夠的共 處時間,有產生互動和交流的事情,能引起他們兩個人的溝通。如果只是一起呆著,各干各的,那效果可想而知。當然,母親在中間也要起粘合劑的作用,隨時準備 把他們兩個連在一起。
總之,只要動動心思,父親就能擠出時間來陪孩子的,教育孩子就隱藏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