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戀母是教育方法的失誤
我們都知道孩子過分依戀母親就稱不“戀母情結”,過分依戀父親則稱為“戀父情結”。如果是孩子在小時候出現這種情況是正常的,因為孩子所接觸的人以自己的父母最多,但如果年齡大了還是如此依戀父母,就有問題了,就該值得重視了。
案例:
1 婆婆什么事都做示范
婆婆非要住在小兩口的洞房里!市民王小姐不敢相信這種尷尬事情竟然發生在自己身上。不到1年,她終于忍痛和心愛的丈夫分手,原因是丈夫有嚴重的“戀母情結”。
2006年,王小姐和張先生登記結婚。當晚,小兩口要睡覺時,婆婆卻搬著鋪蓋卷來到兩人中間,鋪好后就躺下了。王小姐感到不可思議,悄悄問丈夫怎么回事。丈夫說:“父親去世多年,一直是母親辛辛 苦苦把兩個兒子帶大。她不放心我這個小兒子,我們一直睡在一塊。她習慣做主了,你就先體諒體諒吧,”
王小姐不好意思多說什么,只好回到婆婆身邊睡下了。就這樣,過了一個星期,婆婆絲毫沒有要搬出去的意思。王小姐終于忍受不住,跟丈夫大吵了一架。后來在丈夫的勸說下,婆婆終于搬出去睡了。
雖然如此,王小姐還是覺得自己結婚后失去了自由:婆婆什么事情都要先給她做個示范,早餐時張先生喜歡喝什么牛奶、吃怎樣的雞蛋都有嚴格“規定”。
后來,王小姐逐漸了解到,自己的丈夫和婆婆感情很“深厚”,丈夫任何事都要請教母親。王小姐喜歡聚會,有時回家晚了,婆婆就要數落她,丈夫也過來幫婆婆一起說她,有時孝順的丈夫甚至會出手打她。
2 兒子一直依戀著母親
26歲的李強畢業后在一家合資企業上班。由于他各方面條件不錯,很多女同事都對他有意思,可交往一段時間后,女孩就都離開他了。女孩們把李強形容為蠟像館里的蠟人,看起來很冷漠,交往時又害怕跟女孩一起相處。
其實,李強心里的女性典范就是自己的媽媽。李強3歲才斷奶。小時候,李強發脾氣時,只有撫摸媽媽才會平靜下來。
李強很怕父親,但卻喜歡模仿父親的形象和行為來討好媽媽。一開始,林女士還很高興兒子對自己這樣親昵,但后來逐漸發覺兒子的行為很反常后,開始適當拉開與兒子的距離,不讓他再這樣。
盡管這樣,李強還是抑制不住自己對母親的強烈好感。
3 他要“能保護”自己的對象
32歲的周亮至今未婚,其實他交往的女朋友都有一個“加強連”了,可他的媽媽總看不中,每次相處一段時間,媽媽就給他們攪黃了,總說這個女孩打扮太隨意,那個女孩不會過日子什么的。
在工作中,雖然周亮每次都把上司交代的任務完成得很好,但他卻不愿跟同齡人在一起,甚至不愿意在同齡人中被最先升職,而是喜歡跟比他年長的人交往。
現在,周亮托人找對象時,總不忘加上一句“要一個能保護我的。”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