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孩子一定要言行一致
沒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孩子的。可是有時候由于父母的思考方式不同觀察角度不同而對教育孩子有某些分歧,面對父母的各種分歧應該如何處理?父母又應該教給孩子哪些正確的生活態度呢?
1 開心
一個人首先要開心,如果連開心都做不到,那什么也談不上了。有人說,有些時候為了達到某個目標而暫時忍耐痛苦,雖然不開心,但是也很有意義。其實,為了 一個目標而忍受的一些東西,并非不開心,他可是身體上苦一點,情感上孤獨一點,但是他的內心并非不開心,因為有希望在安慰和召喚他。真正的不開心就是對自 己的徹底失望、被動的屈辱和內心不可揮散的空虛與恐懼。
沒有誰愿意不開心,為什么還有太多的人擁有很好的生活依然不開心呢?其實,開心與否更多時候不是與事情有關而是與人的心境有關。快樂與其說個性使然,不 如說是一種素質和能力。快樂需要一個豁達心胸和樂觀的心態和足夠的安全感。不為一些不好的事情耿耿于懷,而能夠迅速的從委屈、傷痛中恢復,不為過去所累, 不為未來而憂,活在當下,不為過多的欲望所累,能夠自我悅納、自得其樂,這怎么是一個性格了得,只是一種素質。
所以,為人父母,對孩子 要慈愛有加,讓孩子在情感上有足夠的溫暖和歸屬感;要求孩子時要嚴格卻不能嚴厲、兇惡;當孩子受了委屈、挫折、冷落的時候,要引導孩子樂觀通達,讓孩子感 到如果用好的心態面對現實,現實就不會那么糟糕。總之,讓感到人生是一件讓人開心的事情,學會快樂,是教育中再重要不過的事情。
2 放松
人類的智慧和能量是驚人的,但是人們的自我束縛、自我困擾、自我矛盾太多了,所以大多數人不僅無為無能而且煩惱無盡。
在妨礙人類潛能發揮的諸多因素中,緊張應該是比較突出的一個。人在放松的狀態中,思維是開放而且活躍的,而在緊張中是封閉而僵化的,就好比在臺上演講,放松讓人侃侃而談,而緊張讓人結結巴巴。
很多時候,我們還是太容易緊張了,這是因為我們從很早就養成了緊張的習慣,每當面對挑戰、危險和不確定因素的時候,面對那些在我們心中高高在上的人的時候,面對那些重大的場合的時候,我們總是緊張不已。
小時候見到老師的緊張和如今見到領導的緊張是一樣的,小學時走進考場的緊張和后來面試時的緊張沒有什么不同。
這些緊張妨礙了我們自我的發揮。其實有什么值得緊張的呢,只要我們能關注當前的事情而不是外界的環境和事情結果所能帶來的影響,我們就不會感到緊張,我們只想著發揮自己,事情就簡單了,往往我們在這個時候更出色。
所以我不希望孩子緊張。我認為暴力的強迫是導致孩子緊張的重要根源之一。粗暴的讓孩子感到不可抗拒的威脅是我們應該格外注意避免的。
3 專注
彌散的陽光算不了什么,而如果用凸透鏡把它凝聚起來,則可以使物體燃燒。人的精力也是如此,散散慢慢,渾渾噩噩,一天天過去,什么進步和變化也沒有,但是,心系一處,持之以恒,就會創造出讓人驚訝的成績,那些讓我們尊崇的人必定是善于集中精力的人。
有些人看似漫不經心,實際上很專注。但是這種人是少數,更多的人看似緊張兮兮,但實際上用不下心去。往往用百分之九十的時間來關注問題,卻只用百分之十 時間來解決問題,關注越多,壓力越大,精神上已經“苦”的不行了,行動上還沒有開始,到最后不做不行了,只好草草了事,好可憐。但是,有幾個人敢說自己身 上不存在這種現象呢?
所以,要從小培養孩子的專注能力。創造和利用各種各樣的刺激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孩子一旦沉迷于某件事情(只要它不 是有害的),我們就盡可能的不要去打擾他,至少不要因為吃飯去打斷他,晚吃一會兒飯沒什么,飯菜涼了可以再熱一下,孩子專注狀態十分珍貴的,我們這一點麻 煩千萬不能忍不得。孩子的專注狀態一貫的被破壞,他的專注能力就會受到損害,這將是終生的損失。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