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孩子的教育誤區
現在都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父母們對孩子的教育問題越來越重視了,但是哪些方法是錯誤的呢?孩子的教育誤區都有哪些呢?
一.過分安靜的環境對嬰兒是不適宜的
曾經讀過這樣一則報導。有人擬做一項有關一個人整天不做任何事的實驗,有幾個大學生受雇參加這項實驗,一天的報酬是5000元。因為聽說不須做任何事,只要整天躺著就好,因此這些大學生們都很高興。但條件是,這些大學生們必須用耳塞塞住耳朵以避免聽到任何聲音,眼睛必須蒙住使他們看不到東西,不準聽收音機,不準看電視,和剛出生的嬰兒沒什么兩樣,整天躺著過日子。結果,在這項實驗中,沒有一個大學生能夠忍耐兩天以上,他們的自主神經開始失常,身心都變成無法忍受的狀態。
剛出生的嬰兒如果不給予任何刺激而只讓他躺著,結果也會像這個實驗一樣。嬰兒最快在出生兩周之后,自主神經就會失常,變成容易打噴嚏、流鼻水的體質。
而且過于安靜的環境和如果不給嬰兒任何刺激,只讓他這樣躺著,所產生的問題不僅會影響嬰幼兒時期,而且還會左右其一生,使原本的性格變得不太正常。因此,寧可讓嬰兒生活在稍嘈雜、愉快而開朗以及有語言的環境中。
在小家庭漸漸多起的現代社會里,白天的家中往往只有母親和嬰兒。這種家庭因為過于安靜,反而存在著危機:因為母親認為反正嬰兒不懂語言,跟他說話也沒用,而只是喂奶、換尿布,其他的時間就讓嬰兒安靜地躺著。殊不知,這樣的嬰兒身心狀態是不太正常的。
在缺乏愉快、開朗的氣氛中成長的嬰兒,其腦中腎上腺素的分泌會變得較差,導致副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隨之惡化。于是交感神經的機能衰退,變成容易引發濕疹或氣喘的體質。另外,據說也是造成暈眩或夜尿的原因。
二.讓嬰兒處于過分暖和的環境中并不適宜
如果看到嬰兒流鼻涕就以為他冷讓他多穿衣服,結果會使情況更加惡化。因此,讓嬰兒處于較冷的環境中很重要。必須讓嬰兒在較冷的環境中長大,適當的寒冷會刺激皮膚,并傳達到頭腦中使頭腦緊張,且能使自主神經及激素的作用獲得調整而取得平衡,如此能使機體維持健康及預防疾病的發生。
嬰兒在這種適當的、較冷的環境中成長至3歲,便可打好腎臟組織及調整激素的平衡狀態基礎。
剛出生嬰兒的體質有天生的強弱之分。想將衰弱的體質變成較強體質的方法只有一種,那就是鍛煉皮膚。
給嬰兒實施日光浴,并慢慢增加裸露的部分。這樣能夠鍛煉孩子的皮膚,培養出健壯、不容易感冒的孩子。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