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寶寶教育方法介紹
很多家長都想知道教育2歲寶寶的方法都有哪些?其實2歲的寶寶最大的特點就是好奇心旺盛,同時每個2歲的寶寶脾氣都有很大的差異,有的暴躁有的害羞……
好奇心強的2歲寶寶,常常覺得自己是個小大人,凡事都想自己解決,由于經驗不足,不僅常常把事情搞砸了,也給身邊的人帶來了很多麻煩,因此常常被形容為“terrible two”。
當寶寶不聽話時,你會怎么辦?叫停?最后通牒?這些招數你是不是已經使用過多次了?結果也很容易讓人猜中,大多以失敗告終。那么我們應該怎么辦呢?首先我們應該查出導致父母和寶寶之間尷尬局面的那些“致燃物質”,然后尋找一種能有效緩解父母和寶寶之間僵持局面和激烈矛盾的方法。
2歲寶寶特征分析
寶寶在2歲左右的這個年齡階段,其生理以及心理都在發生巨大變化,常常會使人覺得2歲的寶寶不好教養。那么,2歲的寶寶有哪些特征呢?
1、逆反心理出現,凡事都要自己來做
當寶寶長到2歲時,由于各種能力的不斷增長,他會走、會跑、會說話,所以常常覺得:“我已經長大了,可以自己完成所有的事。”以至于凡事都要自己來做,但是往往做得不是很好,弄得父母也跟著緊張。
舉個例子,寶寶在出門以前可能會要求自己穿衣服或鞋子,但是卻又因為不熟練而浪費了很多時間,穿了很長時間還是穿不好,這時父母肯定會很著急,還要伸手幫助,但是寶寶卻又固執地要自己來完成這件事情,時間一久,父母可能會失去耐心而嘮叨兩句,孩子也因為委屈而大哭,接著一場親子鬧劇再度上演……
當上述情節一再上演時,照顧者自然就會覺得2歲的寶寶真是太難對付了,不鬧時乖的像可愛的小天使;但是一旦發起脾氣來簡直像個“小惡魔”,實在讓人不敢領教。
2、依賴心理&分離焦慮
父母才剛離開一會兒,寶寶早已鼻涕眼淚的涂了一臉,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非得做到寸步不離嗎?父母可能經常會有這樣的感受:孩子在反抗之余,卻又對你產生的嚴重的依賴,一旦離開你,他馬上就會哭鬧。
2歲正是寶寶產生“依賴”之時,因此這時寶寶會對最親近的人(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產生“分離焦慮”,他就像一塊橡皮糖似的粘著父母或照顧者,一刻也不想分開,否則會哭鬧不休,如此“依賴”讓家長很傷腦筋,就連出門也成了一大難題。在這時,父母常常會考慮是否應該將寶寶送入托兒所。還有些寶寶此時語言能力較弱,僅僅會以哭鬧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即使家長苦口婆心地給他講道理,他仍然哭鬧不止,所以常常會給父母留下“和2歲的寶寶難以溝通”的印象。
3、與別人難以相處
2歲的寶寶即使上了托兒所,通常也是老師心中難纏的角色。通過觀察我們發現2歲的寶寶比較容易出現搶同學玩具的情形,偶爾還會出現咬人、推人的情況,為什么會這樣呢?其實這與寶寶心理的變化有一定的關系。寶寶剛從舒適的家里進入另一個陌生的環境,難免會有些不適應,在家里他是惟一的寶貝,他會理所當然地認為:“所有的東西都是我的!”看到別人有的東西自己也想擁有,這是2歲寶寶的一個特性,也常常讓父母和老師們感到很棘手。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吹竭@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