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孩子抗挫能力的三步驟
孩子的健康成長是不能忽視的,父母也是都希望孩子有抗挫能力的,這也是對孩子的成長有幫助的,下面介紹下提高孩子抗挫能力的三步驟。
步驟一、尊重孩子個別差異
壓性差、挫折容忍力低又輸不起,是現代孩子的通病。如果您家寶貝,屬于“不能贏就不玩”的不妥協型,也就是堅持度高,非贏不可的幼兒,父母千萬別再煽風點火、順勢要求“好,還要更好”。更不能讓孩子永遠立于不敗之地,他們更需要有一些輸的慘痛經驗,才能體會“贏”是怎么回事。
若您家寶貝屬于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的怕輸型,父母則應多鼓勵,最好的辦法是先把標準降低一些,在遇到困難時,要溫和地堅持,鼓勵孩子完成任務,循序漸進,一旦有了成功的經驗,他們會更愿意做出努力,并漸漸體會不輕言放棄的美好感受。
步驟二、給孩子面對挫折的勇氣
父母總認為讓年幼的寶寶經歷挫折太早,因此,當寶貝遭遇挫敗時,父母先心疼不已了,他們要么為寶寶的挫敗找理由,要么盡力幫寶寶彌補或過分地哄騙,并小心呵護避免孩子再次遭受失敗。這樣做,不能讓孩子了解到真正成功的意義與失敗的價值,也不能幫助孩子學習面對失敗及成功,而這些卻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功課。
像前述輸不起的辰辰,爸爸不妨告訴他:“你才5歲就可以跟大人下棋,已經是很厲害了!爸爸很喜歡跟你下棋,特別是看到你專心致志的樣子,我更是高興。我也可以假裝輸給你,不過那是在騙你,沒有意義的。你是要爸爸假裝輸給你,還是你一直和我挑戰,總有一天你會贏過我?”
給予孩子面對失敗的勇氣,讓他跌倒了能夠再爬起來,在成功時,也會對自己更加有信心。
步驟三、反思成功與失敗的定義
孩子輸不起,或不能面對失敗結果的反應,也許出自于成人對失敗、成功所賦予的定義。成功是否一定要贏過別人才算贏呢?
父母要將成功的含義,以淺顯的語言告訴孩子:成功是把一件事情盡心盡力地完成,而非把別人打敗。讓孩子明白,事情的完成本身就是對自己的獎賞,而不一定需要外在的肯定。
同時,也讓孩子明白,失敗可能僅僅是未能達成預設的目標,但是,失敗有時會讓我們獲得更多。
經常和孩子分享父母成功與失敗的經驗,讓他們知道即使是父母也有失敗的時候。不要總是覺得孩子小,和孩子討論自己處理失敗的方式及心路歷程,會讓孩子更了解父母,也更能思考成功與失敗的意義。
上述就是對提高孩子抗挫能力的三步驟的介紹,現在應該是有了解了吧,對于孩子的健康護理是一定不能忽視的,希望本文對您有幫助,希望每個寶寶都能健康。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