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性別教育的六個小建議
專家介紹,孩子的性別角色意識從3歲以后就開始建立了,從小就要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為他們進入青春期后正確處理兩性關系打下牢固的人格基礎。
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幼兒階段所受的影響要比青春期孩子所受的影響大得多,大部分有同性戀傾向的人,都會追溯到幼兒階段的經(jīng)歷。但是現(xiàn)在很多父母對孩子從出生就應開始的性別教育的重要性認識還是不夠,為此,教育專家們給學齡前父母提出了如下建議:
一、以積極的情緒帶動幼兒的情緒向積極的方向發(fā)展。
由于幼兒的年齡小,他們的情緒很容易受到別人情緒的影響。幼兒有時會問到有關于性的問題時,應該以積極的、樂觀的引導幼兒對性的認識,因為知性的孩子更健康。
二、認識和滿足幼兒的合理需要。
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和實際情況,在幼兒能理解的范圍內(nèi)進行適當?shù)慕逃?/p>
三、正確對待幼兒的過分行為。
無論幼兒的問題是多么過分,做家長的先不要表現(xiàn)出不自在,更不要指責,而是用幼兒能理解的方式耐心解釋。
四、家長要給予幼小的孩子充分的愛撫、感情和安全感。
幼兒期是兒童性欲和性心理發(fā)育的依戀期,此期的幼兒具有皮膚饑渴,需要父母充滿愛的擁抱,及時的關懷、體貼,都有助于孩子成年后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系。一個在幼年期缺乏體膚之親、易受驚嚇的孩子,成年后很可能處理不好夫妻關系。
五、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愉快和諧的心理環(huán)境。
通過系列活動,陶冶孩子情操,增進幼兒應付心理壓力的能力。尤其是游戲,對促進幼兒的社會性形成,加速幼兒的社會的進程,促進幼兒的心理發(fā)育有積極的意義。游戲對幼兒的影響是此期幼兒的心理衛(wèi)生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是幼兒性心理衛(wèi)生工作的重要內(nèi)容。
六、尊重幼兒先天的氣質(zhì)類型的差異,注重幼兒優(yōu)良個性的培養(yǎng),淡化性別角度意識。
嚴格的界定性別角色標準是有害的,因為它限制了男性與女性的行為,男性化和女性化是同一程度上相對的兩極。人可以是雙性化的,也就是說既有男性的特征也有女性的特征,既有操作性又有富于表達性,既武斷又猶豫,既有競爭性又沒有競爭性。假如家長按自己的意愿來培養(yǎng)幼兒的個性,違背幼兒先天的氣質(zhì),將會影響幼兒的一生。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fā)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fā)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fā)育當中,動作發(fā)育是早期的表現(xiàn)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jīng)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