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園前 確認“你們準備好了嗎”
九月是入學季,各種的開學各種的入學,但是對于小寶寶來說,即將開啟人生的一個“新征程”,如園前,小寶寶你準備好了嗎?
不管是孩子,還是媽媽,引發焦慮的一個重要原因都是:認為自己還沒有準備好,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應對可能出現的問題,所以,就讓我們一起來為即將到來的幼兒園生活,做好最充分的知識和心理準備吧!
首先,媽媽要知道:我的孩子準備好了嗎?
現在孩子入園的時間越來越早,很多孩子都在還沒準備好的情況下,就被塞進了幼兒園。當一切沒有準備好時,孩子和媽媽都會焦慮、急躁。如果士兵還沒練好就上戰場,肯定要吃敗仗,而孩子吃敗仗的后果就是:丟失對自己的信心,形成“學校很恐怖”的第一印象。
媽媽可以觀察一下,如果孩子在入園前和入園初,都表現出孤僻,很嚴重地哭鬧,一想到幼兒園就表現出嚴重的恐懼感,甚至影響他吃飯、入睡,那么可以考慮暫緩入學。
其次,當我們決定把孩子送去幼兒園時,要杜絕一種思想:孩子哭是必然的!
讓孩子哭夠一定不是解決分離焦慮的唯一辦法。孩子分離焦慮嚴重,通常是因為預備工作不夠到位。如果你被派到月球去探險,而在此之前對月球沒有做任何考察,你敢去嗎?你一定是對月球了解越多,越敢去。
所以,不要聽所謂的過來人說“孩子都會哭,分離焦慮一定要經歷,哭兩個禮拜就好了”這種話。這是自欺欺人的做法,明知道不對,卻不找更好的辦法幫助孩子。
最后,把你剩下的所有時間都拿來積極地熟悉幼兒園,讓孩子對幼兒園產生好感。
最好盡早確定要上哪所幼兒園,然后拿出3~6個月的時間,讓孩子參與到預備工作中來:把幼兒園當成游樂場,每周帶孩子去一次,讓孩子知道這是我們要慢慢進入的場所。這樣孩子至少可以熟悉“我將來要來這個地方”,而不是只有“徹底的陌生感”。讓孩子先在幼兒園外面走走,找到合適的機會和幼兒園的老師、小朋友打打招呼。
跟在孩子屁股后面,一起參觀幼兒園。如果幼兒園主動提供你們進園參觀的機會,那再好不過。重點在于,參觀過程由孩子主導,父母跟隨。不管孩子想去小花園或者洗手間都可以,因為這就是他即將進入的環境的一部分。讓孩子掌握主動權的意義在于,他能獲得控制感,想靠在媽媽身上就靠在媽媽身上,想出去轉轉就出去轉轉,想回家也可以立刻回家。這能最快地讓孩子熟悉:這是什么地方?這里有哪些人?會發生哪些事?媽媽也能看到教室里在發生什么事情,老師會怎么處理問題。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