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歲的寶寶該如何進行教育呢?
當孩子降臨到某個家庭后,孩子的教育升級為家中的頭等大事。到底孩子出生后,是該上班還是全職帶孩子呢?孩子的教養問題是令很多家長頭痛不已的事情。0—3歲的寶寶該如何進行教育呢?
嬰幼兒教養現狀喜憂參半
“調查結果顯示,0~3歲嬰幼兒家庭的教養現狀喜憂參半。”建設街道計生辦有關負責人表示,憂的是家庭中對0~3歲嬰幼兒高度關注愛護與傳統滯后的教養方式并存,社會經濟高速發展所帶來的教育觀念的變化,還沒有完全及時地轉化為科學、優質的家庭教養方式,家庭對0~3歲嬰幼兒大量的人力、物力付出不能有效地促進其健康發展。30%的0~3歲嬰幼兒由祖輩撫養;65%的家庭對孩子保護過多;年輕父母缺乏必要的教養知識和正確的教育方法;重養輕教,教育意識淡薄;家庭中代際差異及教養態度的沖突增多;親子活動的時間、空間缺失嚴重等。喜的是家庭成員有迫切掌握早期科學撫養的需求,重視非智力因素和培養的比率在逐步升高,對學前教育機構也寄予了極大的期望與信賴,很多父母都能給孩子尊重和關愛,但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給予恰到好處的指導方面還存在很多疑惑和不解。
日間護理以隔代親屬和保姆為主
調查表明,0~3歲嬰幼兒日間護理以家庭為主,且月齡越小比例越大,護理成員以隔代親屬和保姆為主,其中由隔代親屬帶的占48.8%。統計顯示,0~3歲嬰幼兒家庭看護人員的學歷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57%,近一半未經過相關的教養知識和技能培訓,而由非專業人士看護,只是停留在養、帶上,由于缺乏專業的開發手段和教育方案,0~3歲孩子所接受的低層次教育將直接影響嬰幼兒健康全面發展。
男性參與早教明顯不夠
調查顯示,家長對孩子的投入是很多的,82.5%的家庭一個月對嬰幼兒的投入超過2000元,超過1萬元的也占了3.14%,且上升趨勢非常明顯。而家長在早教投入方面更是不吝嗇花錢,基本上能做到和總投入同步增長。家長對早教知識的獲取以傳統方式居多,網絡等現代手段不占主流。在參與早教者的性別上,女性占多數,達66.7%,男性的參與明顯不夠。
嬰幼兒的早教是應該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孩子的教養應該全家科學的對待,全家都參與,讓孩子在愛心中成長。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