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學習 讓興趣為“王”
很多媽媽,對于孩子的學習,一直很懊惱,那么如何才能讓孩子變的勤奮好學呢?首先需要培養孩子興趣,因為興趣才是“王”。
“媽媽,王羲之練書法洗毛筆時把一池水都給染黑了,你說他為什么那么勤奮呀?他們那時考試要考書法嗎?”朵朵問媽媽。
“因為王羲之很喜歡寫字呀,他的興趣就是書法。比如有一個叫王冕的古人,他從小就喜歡畫畫,于是回家時就在地上畫,放牛時騎在牛背上也畫。”
“哈哈! 我明白了,就跟我喜歡讀書,你喊我吃飯我都聽不到是一樣的道理。”朵朵領會了意思。
興趣是促使孩子自覺學習的原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么,要想解決孩子學習不積極主動的問題,就得想辦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促進直接興趣發展
年齡越小,興趣越是以直接興趣為主。直接興趣就是指天然地、發自內心地對某事物或活動喜歡,并愿意傾注精力。比如,有的孩子喜歡畫畫,看著五彩的線條在紙上延伸、擴展,他就很快樂;有的孩子對數學有著天然的熱愛,喜歡計算;有的孩子就喜歡閱讀....。.
家長要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對孩子這種直接興趣加以肯定,并創造機會和條件促進其良性發展。
高效的學習能讓孩子在學習中發現樂趣,學有成就,這是保持興趣的動力源。
培養孩子間接興趣
家長既要充分利用孩子的直接興趣激發其學習動力,更要通過學習目的教育來提高孩子的間接興趣。
可以通過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采用多種多樣的形式,把學習目的與生活目的聯系起來。比如,有的孩子不是很喜歡學數學,可是他的理想是做飛機設計師,家長就要告訴他,要想做設計師數學能力必須過硬。為了自己的理想,孩子就會有意識地在數學方面下功夫。
好奇心增進學習興趣
孩子的好奇心很強,對一些新鮮事物會產生出極大的興趣,想用自己的雙手去探索,
喜歡問很多個“為什么”。家長應充分利用孩子這種好奇、好動、好問的特點,來激發他的學習興趣。
如果孩子把鬧鐘拆開,如果孩子把各種顏料混在一起,如果孩子不停地問“為什么”.....。.家長不要簡單地把孩子的這些行為看成是淘氣、搗亂,而采取批評、冷淡、不理睬的態度,那會損害孩子智慧幼芽的生長,挫傷他們求知的積極性。利用孩子的行為,及時給他提供相關的科普知識,帶領孩子一起尋找答案,這樣才能把孩子的好奇心變成學習的原動力。
愛心提示
*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潘菽認為: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
*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不贊成有人說他是“刻苦”學習的,因為他在學習中從沒感到“苦”,體會到的是無窮的“樂”。
養成好習慣有訣竅
擴展視野更便于家長發現孩子的興趣,因為孩子接觸不到世界上各種奇妙的事物,就很難對外界發生興趣,父母也就很難發現孩子興趣在哪里。因此,父母應該創造機會擴展孩子的視野。當發現孩子遇上了一些事物兩眼發光時,說明他非常感興趣,父母應該鼓勵他去探索。在探索中,他會學到很多知識,也會增強對所涉及學科的興趣。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