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壞習慣 家長在孩子面前有五不要
家長們總以為孩子還小,什么也不知道,在孩子面前吵架,打罵,專家說,在孩子面前,有五大習慣不能出現。
“孩子這么小”“孩子聽得懂什么”這是家長們常有的想法,抱著這種想法也就會在孩子面前松懈,不管好自己,放縱自己的壞習慣,但是事實上是孩子的觀察力和理解力已經超過了父母預計的范圍,很多事情他不懂,但是他卻學會了模仿,不要等到孩子成為你壞習慣的小翻版之后,才后悔莫及……
1、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表露頹廢的情緒。
父母是孩子的最大靠山,父母對生活的態度直接影響孩子的生活安全感和成長信心。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者經常表露頹廢的情緒,會使孩子過早接觸到社會或生活方面的壓力,會讓孩子心理產生不安全感,對生活懷疑或頹廢的生活態度可能會因此伴隨孩子的成長,會讓孩子身心過早受到不該承受的壓力。因而,特別需要提醒家長朋友們,無論你暫時遇到多大的困難和挫折,為了孩子的健康發育,請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表露頹廢的情緒
2、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動粗。
父母在孩子面前不做任何避讓的吵架動粗,或者與他人吵架動粗,都會讓孩子產生緊張心理和恐懼感。家長經常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鬧,會讓孩子精神高度不安,心理會滋生不安全的感覺。因而,家長們必須謹記不要或盡量不在孩子面前吵架動粗。
孩子的觀察力和認識能力是很強的。因此,父母如果在孩子面前表現處不好的行為或態度,孩子很容易就學會并內化為他自身的社會習慣。哪些不好的行為是父母不能在孩子面前顯露的呢?
3、不要在孩子面前責罵或批評他人。
有些家長經常毫不避諱地在孩子面前責罵或批評他人,這些家長以為,孩子年幼不懂事,在他們面前責罵或批評他人對孩子沒有什么影響。事實上,這不僅是一種非常不好的處世方式,更是一種有害于幼兒健康成長的不良教育方式。這樣的行為會讓孩子對于家長日常正規教育產生懷疑,也會讓孩子因此也學會這種不良的處世方式,會扭曲孩子的心靈,讓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極大的影響。
4、不要在孩子面前用偏激的語氣來表達對事物的看法。
一些家長性格比較極端,對于事物的看法也比較偏激,往往會在孩子無所避諱地發表過激的語言。心理專家認為,家長過激的言語和情緒會讓孩子的心理也往偏激的方向轉化,會讓孩子的性格塑造和心理發育產生不良影響。因而,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發育,不要在孩子面前用偏激的語氣來表達對事物的看法。
5、不要在孩子面前爭論“孩子、錢,親戚、性”四大忌諱
孩子 如果父母為了孩子的問題而爭吵,孩子會認為他們應對此負有責任。這種爭執極可能傷害到孩子與父母之間一方甚至雙方的關系。比如,父母二人針對是否該讓孩子參加春游活動進行討論。
在孩子看來,贊同的一方簡直就是英雄,而反對的一方則是大壞蛋。長此以往,孩子很容易和家里管教方式比較嚴格的一方家長產生隔閡。
家人和親戚 在孩子面前講祖父母的是非極不明智。孩子和祖父母往往關系融洽,在孩子面前說對祖父母不利的話,對孩子本身也是一種傷害。如果孩子在你公公婆婆面前學舌,那該有多尷尬!
金錢 凡涉及金錢的問題往往讓人無法平心靜氣。就算開始時你還能保持理智,但只需一會兒,你激動的情緒就足以把孩子嚇得哇哇大哭了。而且,現在很多孩子對貧窮和無家可歸心存恐懼,你可能很清楚家里還未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但是孩子并不知道這一點,這樣只會增加他的精神壓力和思想負擔。
性 絕對不要在孩子面前談論你們的浪漫生活,談論這種話題還為時過早,相信你們也不希望孩子為了調和矛盾而睡到你們兩個中間去吧!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吹竭@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