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孩子的興趣 成就“天才兒童”
寶寶的興趣,其實不是父母們從小給寶寶報這個班那個班而得來的,其實興趣源于孩子的內(nèi)心,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后,切莫扼殺,還是需要鼓勵的!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力超群,最好是個天才兒童。但是天才除了智力不凡,還需后天家長的悉心培養(yǎng),珍視孩子的興趣,才能成功。下面來看看一位父親講述他的家教故事:
我的女兒在潔凈淡雅的新床罩上,用紅、藍圓珠筆涂上了“1、2、3”,還畫了小雞小鴨。妻子發(fā)現(xiàn)了,氣得大聲怒喝,雙唇直抖;女兒嚇得直哭,滿臉淚痕地瑟縮在墻角,兩只淚汪汪的眼睛怯怯地瞅著媽媽,神情既委屈又茫然。也難怪,這床罩是妻子頂高溫、冒烈日,跑了好幾家商場,幾經(jīng)艱辛買來的,無疑是一件“珍品”。看到它轉(zhuǎn)眼間被女兒涂抹得面目全非,我不免同情起妻子來,也怒起心頭,向女兒射去嚴厲的責備目光。女兒止住了哭聲,靜等著大難臨頭。
糟糕!孩子的興趣將被扼殺,童心將被摧殘。十分慶幸的是,這位父親終于在床罩和女兒之間,選擇了珍視童心、珍視興趣。下面,您可以看到這位父親是怎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女兒的興趣的。
當看到床罩上那似像非像、張著小嘴蹣跚前行的小雞小鴨時,我的火氣不由得消了一大半。叫出妻子勸說幾句后,走進臥室,卷起床罩泡在盆里。女兒仍站在墻角,但驚恐的情緒已經(jīng)消失。我走近她,低聲說:“你把媽媽的床罩弄臟了,咱們幫她洗干凈好嗎?”女兒順從地跟我出來,蹲在洗衣盆旁邊。我邊洗邊問女兒:“媽媽買的床罩你喜歡嗎?”女兒點點頭。“你在床罩上亂畫,媽媽能不生氣嗎?”女兒瞅瞅床罩,再瞧瞧悶坐不語的媽媽,眼里又涌出淚水。“看,這小雞小鴨畫得多像。看來它們也喜歡這漂亮的床罩,賴在上面不走了。”女兒的臉上露出了笑意,頭向前伸了伸,盯著我手中的床罩。“這小雞小鴨如果畫在紙上,爸爸、媽媽和幼兒園老師都會很喜歡。”說著,我又打了一次肥皂搓洗,展開床罩,涂抹的痕跡還是依稀可見,我嘆了口氣,面呈難色。女兒的臉上也露出內(nèi)疚不安的神色,她站起身用胖乎乎的小手拉住媽媽,乖巧地說:“媽媽別生氣了,我長大給您買一床很大很大的床罩好嗎?”我接著說:“真乖,明天爸爸給你買個圖畫本,你在上面畫好多好多的動物,這多好啊!明天你上幼兒園時畫一幅好看的小鴨子送給媽媽,媽媽就不生氣了。”女兒點點頭。第二天,女兒果真給媽媽畫了一幅畫,我也給她買了蠟筆和圖畫本。
后來,在家長會上,我驚訝地看到女兒在“床罩事件”后畫了許多畫,有三幅還參加了幼兒園的“娃娃畫展”。
這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父親,能夠如此珍視和保護孩子的興趣,著實令人欽佩!
興趣作為一個人傾向于認識、研究、獲得某種事物并帶有情緒色彩的心理特征,對孩子某一方面的發(fā)展有始動、定向和調(diào)節(jié)的作用。它可以推動孩子充滿熱情地認識研究有關(guān)事物,從事有關(guān)活動,著迷,上癮,廢寢忘食,從而獲得極大滿足,進而使孩子獲得更好的發(fā)展。興趣作為非智力因素,是孩子成才的先導。
日本心理學家木村久一特別強調(diào):“千萬不要忘記,毅力、勤奮、入迷和忘我的出發(fā)點實際上在于興趣。有了強烈的興趣,自然會入迷,入了迷自然會勤奮,有毅力,最終達到忘我。因此,我特別想說的是‘天才就是強烈的興趣和頑強的入迷’。”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也指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須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
針對孩子的特點培養(yǎng)興趣
正確對待 有的孩子好畫,放了學畫起來就忘了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有的孩子對蟲啊鳥啊等等產(chǎn)生興趣,有的孩子對手上的電動玩具內(nèi)部構(gòu)造上了心,偷偷把玩具拆開……對此,也難免有些家長不理解孩子的心:不寫作業(yè)為什么瞎畫?玩蟲玩鳥耽誤學習!好好的玩具竟給你拆壞了!而在孩子看來,自己筆下五顏六色的圖案多么美妙,花鳥蟲魚多么引人入勝,電動玩具里面的秘密多么令人著迷……瞧,對孩子們興趣的萌芽,家長該多一些理解,正確對待。那位父親為我們應(yīng)該怎樣正確對待孩子的興趣做出了榜樣。
無形感染 孩子有興趣了,正確對待;孩子沒有興趣,怎么辦?日本的鈴木博士的做法對咱們也許很有啟發(fā)。鈴木開辦幼兒小提琴班。孩子剛開始來小提琴班的時候,隨便他愛干什么就干什么,并且故意不給他小提琴。沒多久,他就安安靜靜坐下來,觀看別的孩子拉提琴。不出兩三個月,他自己就想拉了。老師一直等待,直到孩子再也抑制不住羨慕的心情時,才給他上第一節(jié)小提琴課。這就是用感染的方法使其潛移默化,無形中誘發(fā)孩子的興趣。這有點像孩子的食欲,越命令他“快,快吃”,他越?jīng)]“胃口”。讓他看見別人吃得津津有味,卻故意不給他吃,他反而食欲大增。這種方法對家庭教育很有啟示。一般說,家長酷愛讀書,勤于筆耕,孩子總會對書本發(fā)生點興趣;而孩子小小年紀就樂于“碼長城”,家長也多精于此道。這道理是很明了的。
引導遷移 孩子背起書包上學了,應(yīng)該以學為主。面對孩子的課余興趣怎么辦?家長可以把孩子在生活中表現(xiàn)出來的健康興趣巧加引導,使之遷移到學習功課上來。比如,孩子喜歡在大盆里玩水,什么東西都往水盆里扔。家長可以引導他:看看什么東西漂浮著,什么東西下沉?為什么?從而讓他把興趣遷移到對課本知識的學習上來。
拓寬廣度 孩子的興趣范圍是廣泛一些好,還是狹小一些好?有人提出過“定向培養(yǎng)”的方法,認為該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中心興趣,以便確定方向來著意培養(yǎng)。一般說這是不可取的。孩子的興趣越廣泛越好。當然,廣泛的興趣中能有一個中心就更好。但對七八歲的孩子來說,重點是開拓興趣的廣度,而不是培養(yǎng)中心興趣。因為小時候是一個人最初打基礎(chǔ)的時候,過早地強調(diào)培養(yǎng)中心興趣,弄不好容易使孩子的發(fā)展基礎(chǔ)局限于一個狹小的范圍,不利于日后的發(fā)展。塔尖越高就越需要加寬塔基,在廣泛興趣的基礎(chǔ)上逐漸形成的中心興趣才可高度發(fā)展。片面地講求中心興趣,容易使孩子形成狹窄的興趣范圍。孩子一生的道路還那么長,影響發(fā)展的因素又是那么多,過早地“定向”,難免事與愿違。而拓寬孩子興趣的廣度,無論孩子日后朝哪個方向發(fā)展,都是有益無害的。
鞏固強化 孩子容易對各種事物發(fā)生興趣,但低年級孩子跟學齡前兒童一樣,興趣缺乏持久性,正如井深勝先生所說:“興趣的蓓蕾可以迅速開放,也可以立即枯萎。”因此,孩子一旦表現(xiàn)出某種健康的興趣,家長應(yīng)及時給予強化,使之持久鞏固。讓孩子盡可能地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是鞏固興趣的最好辦法。比如,孩子對您講:“爸,我的作業(yè)又得一個優(yōu)。”此刻您千萬別冷淡他,而應(yīng)該鼓勵他:“真棒,字寫得好,老師才給優(yōu),努力學習就會得到更多的優(yōu)。”如此,孩子對課業(yè)的興趣才會越來越強。只有持久地鞏固和強化興趣,才能引導孩子在成才路上不斷前進。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yīng)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fā)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fā)育一直是父母很關(guān)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fā)育當中,動作發(fā)育是早期的表現(xiàn)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jīng)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