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8件事孩子不能做太早
很多家長想讓寶寶更聰明,能力更強,表現力更強,可能會讓寶寶學習各種技能和本領,但是有些事情是不能強迫寶寶的,不能過早的去做,下面的這些事情就是,家長要注意了。
1歲學走路。
太早要求孩子行走,由于其下肢負重大,腰背部的骨骼、肌肉發育不完善,無法有效支撐身體重量,會影響下肢骨骼發育,甚至導致兒童時期的“O形腿”。同時,嬰兒出生后視力發育不健全,多是“近視眼”。過早學走路,小孩會因為看不清遠處景物,而努力調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這樣容易造成視疲勞損害,長此以往可能影響視力。
2歲畫直線。
兩三歲寶寶畫畫,是肌肉控制力、手眼協調能力、想象力和創造性的綜合發展。25到30個月時,應該能自己畫垂直線、水平線。到3歲時,寶寶應能模仿畫圓、十字形。需要強調的是,寶寶開始握筆,在一張白紙上亂戳,已經是質的飛躍。父母應該保護其興趣,不要過早提太多要求。否則,敏感的寶寶會因此拒絕涂畫。
兩三歲學外語。
學習外語的時間,過早或過晚,效果都會顯著下降。研究表明,兩三歲兒童的舌頭肌肉尚未成熟定型,是語言發展的重要時期,在語音辨別、語音模仿、詞匯吸收等方面,具有成年人無法比擬的優勢,更有利于其說出地道標準的外語。學習時要遵循語言的規律,首先是加強聽力和表達,隨后是讀寫。此外,對待兒童的語言錯誤要寬容和有耐心。只要不影響正常的教學、交際,就不要立即加以糾正。幼兒的注意力非常短暫,學習外語必須用游戲的方式,不停轉移其注意力。死記硬背只會增加其心理壓力和叛逆心。
4歲能看電腦。
電腦的電磁輻射會影響幼兒腦細胞發育,長時間注視電腦屏幕,對幼兒的眼睛也十分不利。一般,4歲寶寶可以少量接觸電腦。如用電腦看照片、錄影帶,或使用一些幼兒“教育游戲”軟件。但學齡前兒童玩電腦,必須有父母陪伴,每次不超過30分鐘,每天不超過1小時。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