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正確教會孩子學會看“停止”信號
在用語言對寶寶說“不”之前,你的寶寶必須長期受到表示“停止”的身體語言的熏陶。在喂奶的時候,她第一次咬媽媽的乳頭,會讓你的臉上出現“哎喲,好疼啊”的表情。
當寶寶第一次伸手去拿危險的東西時,你的臉上會出現警告的神色。如果你的寶寶已經習慣于你明確的身體語言,以至于你的表情稍有變化就能引起他的警醒和注意,那么你就很可能從這些“停止”的身體語言中獲得最佳的效果。如果你的寶寶看到過許多表示肯定的身體語言,比如對他感到驕傲和贊許的眼神、快樂和喜悅的表情、目光的交流、給他擁抱、撓他癢癢,以及表示“我愛你,你很棒”的熠熠生輝的表情,那么在學步階段你對他說的“不行”就會起到更好的效果。
那些依附性教養的孩子由于每天都在父母的懷抱里和面對面的交流中度過幾個小時,因而很容易學會讀懂父母的表情和身體語言,這讓他們在未來的歲月中能夠輕松自如地進行面對面的溝通,有些孩子對身體語言有著強烈的印象,以至于你不用說任何一個字,他們就能明白你的意思。
教會孩子懂得“停止”語調。你的情緒或者身體語言的變化常常不一定能夠對孩子的沖動行為加以引導,語言是必不可少的。要不了多久,孩子就會明白哪些教訓的話相對來說更具威力、要馬上做出回應。而且孩子也很快就會明白,什么樣的語調是認真的,什么樣的語調表示允許一定的自由度。
你應該學會使用各種各樣表示“停止你正在做的事情”的語調,這樣你就能根據場合的不同,有針對性地加以選擇利用。語調的強度要與孩子行為的危險性相一致,最為嚴厲的語調應該用來針對真正危險的行為。
用變通的辦法說“不”:如果總是對孩子說“不”,那么就會讓這個詞失去威力。由于你用話語來阻止孩子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使他免遭危險,因此可以嘗試采用適合具體場合的、更有針對性的話語。寶寶在差不多6個月大的時候會開始伸手去拿不該碰的東西。起初,比較好的辦法是對他說“這不是給你的”。當孩子還處在蹣跚學步階段的時候,這么說讓孩子感到熟悉,而且很具體。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