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分析和表揚有助培養寶寶的合作能力
寶寶是很單純的,有時候聽話有時候執拗,因而遇到事情要給寶寶多分析,做成功后要多表揚,專家介紹說這樣是利于培養寶寶的合作能力的。
教寶寶輪流
到6~9月齡,寶寶就能明白“來來回回”的意思,之后就可以開始學習“輪流”了。爸媽示范把一塊積木放進桶里,讓寶寶模仿你,就這樣輪流把積木放進再倒出。等寶寶再大些可以和他玩“你放一塊,我一塊”的拼圖游戲或者形狀填充,讓寶寶體驗團隊合作的樂趣。
做出解釋:一般來說,3歲的寶寶對語言的理解已經很好了。對寶寶提出要求或規定時,爸媽要做出解釋,讓寶寶明白這么做的原因和對大家的好處。比如,“我們把玩具都收拾好,這樣一來玩具就不會丟了,下次玩時一找就能找到。”
和寶寶一起解決問題的步驟
教2~3歲寶寶解決問題的同時,也能教會他們合作。
陳述問題:“你想在墻上畫畫,但媽媽不許。”
用提問進行引導:“那還有其他地方可以畫畫嗎?”
提出解決方案:提供兩個可行的方案——在紙上畫或小黑板上畫。如果寶寶不同意,還提出要畫在冰箱上,就要對他進行限制,“除非我們對在哪里畫畫達成一致,否則我就沒收你的畫筆。”
改變寶寶的心意:一旦有其他替代方案,很多寶寶都會改變他的心意,“你可以往冰箱上貼磁鐵。”
早早讓寶寶加入到家務中來
讓寶寶在“和爸媽合作家務共同達成某一目標的快樂經驗”中成長起來。可以和寶寶一起布置碗筷、收拾整理玩具。還要向寶寶指出合作的好處。比如,“看我們一起布置桌子速度多快,這樣一來我們在吃飯前還有時間玩點別的。”
對合作成功的事情進行較細致的分析和表揚
要對寶寶講解這樣做的原因和具體的做法,這樣他會更重視學習這些方法。
提出建議,而不是命令
建議促成合作,命令引發反抗。
相互尊重也能促成合作
給寶寶選擇權就是一種尊重。比如睡前要刷牙的事,就可以讓寶寶選:“你是想在聽故事前刷呢還是之后刷?”
相關文章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