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困難并不是因為“笨”
家長都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孩子學習一直不好也沒有辦法,也不傻也不呆但就是不通這一竅,其實這種孩子是學習困難,但是他們的智商并不低。
所謂學習困難兒童,是指連續(xù)兩個學期以上各主課成績均在班級中居于落后名次,但無腦損傷病史,亦無明顯軀體與精神方面的疾病,智商大于或等于的兒童。
我國兒童學家的大量調查表明,學習困難的兒童與其智力水平有一定關系。例如北京的一份資料表明:學習困難兒童組的智商平均為93,21,明顯低于學習優(yōu)良兒童組的確良113,95。但智力因素并非單一因素,學習困難兒童組中也有1/4的智商在100以上,有的孩子甚至達120以上。可見,智力水平不高并非是學習困難的惟一原因,許多非智力因素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首先,家庭環(huán)境對兒童學習有很大影響。有些父母從不關心孩子的學習情況,既不監(jiān)督也不檢查,任其發(fā)展,然而當孩子交上了極差的學習成績單時,他們就大發(fā)雷霆,不打即罵,結果使孩子產(chǎn)生逆反心理。也有些父母雖然很關心孩子的學習情況,但對孩子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卻無能為力,只是要求孩子如"填鴨"般地伏案學習再學習,結果使得孩子產(chǎn)生厭學情緒。
其次,要重視學習困難兒童的性格特征和行為問題。許多調查資料表明,具有內向性格,學習興趣低下以及多動,易分心,固執(zhí),笨拙,沖動和孤僻的兒童中學習困難者的比例較大,尤其是多動,易分心的兒童,在學習時注意力很難集中,容易受外界干擾,這就妨礙了學習能力的獲得,使他們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比較困難,從而滋長厭學情緒,并與學習困難形成惡性循環(huán)。
第三,少數(shù)學習困難兒童在課堂學習時,其協(xié)調能力,反應能力都很差,無法舉一反三,只好死記硬背。此外,這些小學生缺乏與同學們的溝通能力,遇到搞不懂的問題很少向學習成績好的同學請教,并且因學習成績差產(chǎn)生自悲感。兒童教育專家指出,這些兒童大多數(shù)是由于家長過分溺愛所致,或本該由孩子自己做的事被家長所代替,或將孩子限制在高樓大廈內,不讓他們與其他孩子玩,這些都對兒童的社會化發(fā)展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很不利,首先就影響到了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
綜上所述,對于學習困難兒童的情況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絕不能將孩子學習成績差單純歸究于智力低下。家長,教師和兒童教育工作者應將教育重點放在干預非智力因素的缺陷方面。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fā)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fā)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fā)育當中,動作發(fā)育是早期的表現(xiàn)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jīng)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