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專家提醒 請別打擾專注中的孩子
當孩子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的事情,家長最好不要在這個時候打擾孩子,專家介紹說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做孩子活動的管擦者和協助者,不要嘮嘮叨叨的打擾孩子。
別打擾孩子 做孩子活動的觀察者和協助者
在自由和不受打擾的前提下,專注的能力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自然具有的品質,但問題的關鍵在于,孩子成長的環境總是充滿了干擾的因素。父母應該管理好自己“教育心切”的心情,做孩子的觀察者與協助者,孩子能夠獨立玩耍的時候,不管他的玩法是否符合你的滿意度,你都要耐心的欣賞,孩子需要你一起玩的時候你要積極的參與,當他有困難的向你提出幫助請求的時候,你可以引導他解決。孩子不喜歡你扮演“教師”角色,而是希望你是觀察者、協助者、鼓勵者,這樣孩子的獨立性會得到培養,專注力也會充分發展。為了保護孩子的注意力,爸爸媽媽可以參考以下的建議:
準備一個不受干擾的房間
如果條件容許,可以為孩子準備一個專門玩耍的房間。房間的色調要統一,可以用白色或者米色為基調。有為孩子設計的玩具架,上面整齊的放著孩子喜歡的玩具,能夠方便孩子自行取用。另外,成長中的孩子喜歡席地而坐,房間的地面最好鋪上地毯或者墊子。這樣孩子可以在這個房間安靜專心的玩耍,不被打擾也不會影響到其他人。
建立規則,大膽放手
父母總是對孩子獨自玩耍不放心,但是可以建立規則來保護孩子自由的探索:
不可以傷害自己;第二,不可以傷害他人,第三,不可以傷害環境。只要孩子的行為沒有違背這3個原則,就不要去打擾他。例如孩子喜歡爬高,要是爬的高度威脅到安全了,媽媽就把他抱到一個安全的地方讓他繼續玩,不批評他也不打擾他。
清除孩子身邊的分心事物
讓孩子在某一段時間內做一件事情,有頭有尾,不半途而廢。如果孩子在看一本書,媽媽就應該將孩子身邊的其他書收起來,不分散他的注意力。同樣的,玩玩具也是一次玩一個,不是一堆。如果書或者玩具成堆,孩子就容易一會玩這個,一會看那個,形成分散注意力的壞習慣。同時當孩子專注的時候,爸爸媽媽也不要去打擾,不要一會叫寶寶吃東西,一會兒放音樂給她聽。
一遍說清,拒絕嘮叨
父母對孩子談事情,不要總是重復。有些爸爸媽媽對同一件事情或某一點要求總是反復交代強調,久而久之,孩子也習慣了一件事要反復聽很多遍。這樣孩子入學之后,聽課會表現出漫不經心,以為老師也像父母那樣重復地講。所以父母要拒絕嘮叨,將自己的要求一遍講清,并確認孩子聽懂,不要毫無重點的重復嘮叨。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