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育中 究竟誰教誰學?
在對孩子的教育中,很多父母總是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并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缺少的是什么。
在親子關系中還有另外的前提:“可憐天下父母心。”
就像被社會催眠了一樣。這個假設的觀念也是根深蒂固的在父母的腦子里。父母一開始就認定自己是最辛苦和最累的。為孩子操心這操心那,衣食住行、學習工作,傷痛生病、思想健康無一不需要父母的嘔心瀝血。似乎父母就是“最可憐”的人了。
當我面對孩子,我發覺到,最可憐的不是父母,而是孩子。父母的可憐在于花費時間、精力,金錢,偶爾也會需要為了孩子降低自己的身份。親子關系中無論父母如何的累、如何的苦、如何的煩惱和無助,這些父母所有承受的孩子都在承受。而父母還可以保持自己的自尊,自己可以調節自己的不快樂。可以自己控制學習時間,可以隨時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還可以對孩子發泄心中的怒氣。這些在大多數孩子的生活中是奢侈的需求。孩子不被允許隨便哭泣,不被允許自己調節心理的不舒服。當孩子哭泣,父母不是轉移注意力就是制止哭泣。孩子需要發泄心中的不快,需要得到父母的認同。如果是父母,可以隨便悲傷,可以想喝茶就喝茶,想散心就散心。孩子如果不高興的時候弄壞了家里的花瓶或者什么東西,孩子不會被理解,他只能面對父母的要求和責怪。即便在這個時候,孩子想自己一個人呆會,也會被父母無盡的“愛護”而破壞。
而最嚴重的是,只有成人才被尊重。在面對成人的時候,孩子沒有自尊。父母只為孩子爭取在孩子領域里的尊重。甚至這也是很少得到的東西。古人說;“哀莫大于心死”。父母在親子中這個處境是極其少見的。在孩子中間卻處處可見。
在中國,皇帝時代。天下的人都是天子的子民,一切物質包括人都是屬于誰的?皇帝。盡管中國推翻了帝制,走向了民主,然而,擁有的觀念到現在一直也沒有改變。我們最常聽到的是“我的老公”“我的孩子”“我的妻子”,把別人當做自己擁有的東西。甚至在中國的大部分家庭里,當父母打罵孩子,如果鄰居看不下去出來干涉,父母還振振有詞“我打的罵的是我的孩子,關你什么事?”
我們可以知道,我們的父母對我們說“你應該.....”,“你趕快......”“你還不.......”的時候,我們心理情愿的成份有幾分?我們做事情的效果有多少?我們是不是覺得理所當然應該受到這樣的對待?
中國古體字的“愛”字是兩個字組成的——心和受。
如果你要送禮物給你的朋友,你是送你喜歡的禮物還是朋友喜歡的禮物?
同樣的,如果你教育你的孩子 ,你是教給他他需要的東西還是你需要的東西?
問錯的問題
這是親子教育中最大的問題。我們總是找不準問題在哪里。頭痛醫頭,僅看到問題最刺激的那個現象,而不去看現象背后的原因。一個問題解決了,另外的問題又出現了。
當孩子出現了不良習慣或者不好的行為,做父母的在腦子里首先出現的是發脾氣,怪孩子不好,經常聽到父母說:“這孩子沒有辦法教育”、“這孩子笨”、“太讓人操心了”、“這孩子怎么這么難教”.....沒有人去分辨問題究竟是誰制造的,我們指看到一個事件過程,看不到起因。這好比在一件犯罪事件中,我們指抓兇手(當事人)而不探究策劃者。如果策劃人還在,即便他失去了一個工具人物,他還可以找到第二個、第三個......
我要說的是,我們把問題歸結到了孩子的身上,沒有考慮到制造問題的我們家長和父母自己。反正有問題都是孩子的原因,是孩子的問題。所以,當父母求助也好,咨詢也好,帶的都是孩子的問題:“我們家孩子......”“怎樣讓孩子......”。沒有人說,“我的孩子有不好的習慣,我哪里出了問題?”“我們家孩子不喜歡學習,我哪里沒有處理好?”無論如何都是孩子的錯。這也正是上面說的父母永遠正確的假設。
試想如果問錯了問題,答案可能正確嗎?這也就是我們為什么孩子出現了問題,解決了一個,又出現了一個,并且更難解決的問題所在。孩子的問題永遠解決不完,因為問題找錯了方向,沒有去尋找答案。于是,父母繼續制造問題給孩子來承受,孩子也繼續發展父母制造的問題。父母怪孩子不聽話,不懂事、怪孩子笨、不爭氣.....孩子也是一肚子的委屈卻不能也不敢更不會怪罪到父母的身上。
這樣,當孩子繼續成長,開始反思家庭的時候,突然感覺到了問題的原因,他仍然不會跟父母交流、也不怪罪于父母,但他開始反抗。有意的卻是無言的給父母制造麻煩。于是,問題被孩子分開了。即便這樣孩子也繼續承受家庭的問題,父母也繼續承受孩子的問題。而這兩個方面的問題已經不在一條線上,沒有交匯,也就無法解決。于是,孩子和父母一輩子都帶著這些問題生活。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