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寶寶早期教育法則之放松法則
在對孩子的早期教育上,做為父母的你,應該掌握哪些內容呢?下面不妨隨小編來看看早期教育法則之放松法則吧!
要善于把握教育的節奏,根據孩子生理、心理的具體狀況適時采用放松手段,使孩子身心得到休息、調整,始終保持良好的學習情緒。
家長實操
“小強,你把《小松鼠和小白兔》再講一遍。”小強媽興致勃勃地要求道。小強嘟囔著:“我已經講過好幾遍,不想講了。”“張老師說了,明天誰講得好,就可以得小紅花!媽媽再給你輔導一下。”小強媽似乎沒有察覺到小強的心思已經轉移到即將開播的動畫片上去了。“再講一次,就一次!”
小強媽還在堅持,可小強連嘴都不張一下。正好這時小強爸推門進來,見到小強滿臉不高興,便問:“兒子,怎么回事?”小強像見到救星似的告訴爸爸:“從幼兒園回來,媽媽就一直要我講故事,我都講了好多遍了,動畫片都快要開始了。”
小強爸聽了,對小強媽說:“讓他先看電視,換換口味,等一會再討論該怎么講好故事吧。”小強一下興奮起來,伸出兩根手指:“耶……”
專家點評
以上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家庭生活畫面,在我們的周圍常常能夠看到,其中小強媽和小強的沖突很多家長、孩子都經歷過。這是由于家長不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使孩子的注意力和耐性“超負荷”造成的。如果家長在教育中能遵循放松法則,使孩子感到有張有弛,就能緩解或減少這類沖突。
家長實操
小峰的學與玩很難區分:出外旅游,實際上是在增廣見聞;認字,識數,學電腦,同樣興趣盎然,如同玩樂。
孩子的注意力通常很難持久,活動項目須及時改換。譬如看書時間長了,小峰爸就和孩子一起去踢球;踢完球,父子倆經常下圍棋:長時間的學習過后,小峰爸還會帶小峰出去旅游……如此始終保持孩子對學習的興致和狀態。
專家點評
一般來說,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持續時間因年齡而異。孩子越小,持續時間越短。因此,孩子在學習中注意力達到“極限”時,必須暫停接收信息的過程,讓孩子放松下來。
讓孩子放松,除了案例所講的改換活動項目,還有另一種徹底的放松方式:家長在一段時間里什么也不教,也不要求孩子去注意什么,給孩子的大腦一段接收信息的“空白期”,這樣有利于孩子下一階段學習注意力的集中。
家長同時要注意,如果孩子自己對某一事物感興趣,注意力長時間集中于此時,就不要因為擔心孩子太累而去干擾他。因為孩子的大腦有自我保護功能,感到疲倦時會自己要求休息。
另外,家長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還可以采用其他的放松方法,如:音樂放松法、入靜想像放松法、深呼吸放松法(適于稍大的孩子)等等。這些放松法比較專業,需要專家指導。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