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性格不同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同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育兒專家建議家長說不同性格的孩子,在教育方面也應區分開來,不同方式的教育,下面就是幾種性格孩子的教育推薦。
1 消極型孩子:肯定他的積極行為
個性描述:這類孩子平時表現沉默、孤僻、害怕生人。他們看上去很討人喜歡,一般不會纏著父母要這要那,更不會對某些新奇的事物提出問題。
建議:平時個性比較消極的孩子,通常身體比較虛弱。這類孩子常會因小事而情緒緊張,在孩子每一次情緒緊張過后,父母要想方設法幫助孩子放松心情。這種類型的孩子,特別需要父母的鼓勵和支持,所以,即使是孩子犯了不可饒恕的過錯,父母也要謹慎行使懲罰手段。
轉型做法:在生活中,如果孩子有積極主動的表現,父母都要用溫柔關切的語氣表揚他。做父母的還可以經常問孩子一些問題,譬如在孩子看書時,可以對他提出問題:“你喜歡看哪一本書?”看完后,可以問他:“喜歡書中哪一個人物?”這樣做可促使孩子做出思考和選擇。
2 好動型孩子:給予耐心的鼓勵
個性描述:好動型的孩子常常不愿意獨自呆著,他們喜歡跑來跑去,連喊帶叫,直到自己精疲力盡。由于過高的反應性和興奮性,他們往往注意力不集中,不守紀律,很難適應受到約束的生活。
建議:這類孩子通常坐不住,安靜地坐下來讀書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很困難的事。通常他們對某件事情的興趣在短時間里就會消失。對這種類型的孩子,父母盡量不要埋怨他們,而是幫助孩子找出他喜歡做的事情。
轉型做法:如果孩子喜歡看動畫片,父母可以在孩子觀看前先提些問題,譬如“這部片子中的主人公是誰?”等等,還可以建議孩子先看這部動畫片的配套書籍,這樣他會很有興趣地接受,同時還能激發他讀書的興趣。也可以多陪孩子進行棋類、拼圖游戲或是手工勞動等,起初孩子堅持不了多久,父母應當耐心地鼓勵孩子,并且對孩子在游戲中的成績給予熱烈地回應。
此外,在孩子做游戲前,父母可以替孩子制定任務,在孩子完成任務后,父母在檢驗成績時可適當的吹毛求疵,以此逐漸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