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共育:打造懂禮貌的乖寶寶
如何才能孕育一個健康的寶寶,如何才能培養打造懂禮貌的乖寶寶呢?除了需要家長外,老師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說家園共育:打造懂禮貌的乖寶寶。
我們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有的小孩去幼兒園,很少主動開口向老師問好,不管是老師先主動跟他打招呼還是父母在一旁催促,孩子都無動于衷。更有甚者,只有當媽媽用糖果零食這些作為誘餌的時候,孩子才開口叫人。這樣的一種被動的禮貌,并不是我們倡導的。而孩子禮貌行為的確實,也讓筆者擔憂。
育兒專家指出:對幼兒進行禮貌教育,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
一、作為老師,需做到以下兩點:
首先,應關注自己的教育內容。幼兒對教師的教育比較信服,往往其信服程度要超過家長的說教。所以,作為教師,應該在日常的教學中強調懂禮貌的重要性,這樣也比較容易培養孩子懂禮貌的個性。
其次,應該積極發揮游戲的作用。游戲的有趣能代替枯燥的說教,加深幼兒的印象,便于幼兒記憶,使幼兒從中獲得體會。
二、作為家長,需做到三點:
首先,以身作則,培養禮貌氛圍。家長是孩子的鏡子,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孩子的行為。所以要培養一個懂禮貌的孩子,家長必須能自己做到禮貌待人。值得注意的是:家長切忌對孩子威逼利誘,這樣往往不能起到積極作用,只能誤導孩子。
其次,耐心教導,循循善誘。在日常生活家長應該時刻關注著孩子的行為,積極對孩子的行為做出反饋,該指引的指引,該責備的責備,讓孩子懂得禮貌的重要性,在潛移默化中使幼兒形成文明禮貌的良好行為習慣。
最后,利用榜樣的力量。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幼兒也容易從榜樣身上看到之際努力的方向,遠比說教來得有力。而且榜樣能隨時監督自己的行為,給幼兒一個參照物,這樣更利于習慣的維持。它能代替枯燥的說教,加深幼兒的印象,使于幼兒記憶,但僅憑感性的認識還不足以形成習慣,還必須讓幼兒在有趣的游戲中進行行為練習。當然,除了在幼兒園里老師的不解努力,在家中,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幼兒養成良好的禮貌行為,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老師和家長抱著滴水穿石的態度,從一點一滴、一招一式的地方抓起,運用多種辦法、多種形式、生動活潑地對幼兒進行禮貌教育,一定能培養出一個懂禮貌的好孩子!
看來老師和家長,是兩種力量,都需要共同培養孩子。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