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總愛插話父母如何應對
很多家長對這樣的情形不會陌生:兩個大人在談論事情,孩子總在一旁插話,非讓你理他不可,大人的談話屢屢被孩子打斷……這時,你難免會尷尬、火冒三丈,卻又無從發泄。寶寶這種沒禮貌的行為確實令人煩惱,但是爸爸媽媽只要了解了寶寶的內心世界,你們就會明白,寶寶并不是存心想要打斷你的。孩子插話有哪些原因?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如何處理?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一些經驗吧!
原因1 原來的計劃被打亂了
家長常常會犯這樣的“錯誤”:和孩子約定好的計劃,由于客人的到訪而臨時取消,卻不給孩子一個很好的解釋。如本來答應陪孩子一起讀故事書,可家里來了人,家長就與客人聊起來沒完沒了。這時孩子在大人說話時插話,就是想引起大人的注意,提醒他“我們的約定還沒完成呢!”
對策 對孩子說聲抱歉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可不能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其實大人在與客人談話前給孩子的一個解釋,一句道歉,就能把孩子安撫好。“媽媽現在有正事要談,我們的計劃沒變,只是會推遲一點,你在一旁先玩會兒積木好嗎?”告訴孩子等待的大概時間,讓孩子知道你與客人談完話后就會履行諾言。
原因2 感到自己被忽視了
以自我為中心是很多孩子都具有的心理特點,當家長的關注點不在孩子身上時,他們就會感到被忽視、被冷落,希望用插話,或做某些動作的方式引起家長的關注。就算是成年人,在被冷落時都會不開心,更何況是孩子呢?
對策 讓孩子有事可做
孩子由于感到被忽視而插話,家長千萬別呵斥孩子。因為這樣不僅達不到制止孩子插話的目的,反而會對孩子造成不良的心理影響。要讓孩子不在大人說話時插話,首先要多關心孩子、關注孩子,讓孩子了解,你時刻在關注著他,不需要通過插話的方式來吸引家長的注意。
其次,大人在談正經事時,如果不想孩子插話,應該避免孩子在場,可以給孩子安排一些小任務,讓他在自己的房間內完成,這樣孩子就不會因無事可做而插話。
如果大人所談的事情不是非常重要,家長應盡量先陪孩子10~15分鐘,讓孩子的心靈得到滿足,同時告訴孩子:“現在媽媽有事情要和客人談,所以陪你的時間不能太長,等晚上客人走了媽媽再陪你好嗎?”
原因3 插話曾讓孩子的要求得到滿足
很多時候,一些孩子之所以時常在大人談話時故意打岔,并不是因為他真的對你的話題感到興趣或希望得到你的注意。相反有可能是因為曾通過插話的方式使自己的要求得到滿足,因此希望能夠再一次得到滿足。
比如,當家長和客人在談話時,如果孩子提出某些不合理的要求,家長為了盡快擺脫孩子,就會滿足他的要求。這就給孩子鉆了空子,孩子會認為,“每當大人在談話時,我只要提要求,就能得到滿足。”
對策 不可一味責備孩子
如果孩子總在大人談話時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一定是家長之前對孩子的教養疏忽的結果。家長應該自己反省反省,不可一味地責備孩子,應當在與孩子的互動中慢慢地進行糾正和引導。 一些孩子喜歡在大人說話時插話,是因為其表現欲望強,希望通過參與大人的談話,得到認同。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