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九步驟 發展寶寶音樂才能
父母總是想培養出寶寶多方面的才藝,可以讓寶寶在以后可以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大部分父母會想著要自己的寶寶有音樂才能,培養寶寶的音樂智能,不一定非要讓他們成為藝術家,而是讓寶寶在音樂的世界中快樂的成長,讓他們在音樂中獲得更好的發展,激發其他潛能。下面我們將介紹九個簡單實用的好方法。
1到2歲的寶寶最容易出現對音樂的興趣和才能,父母可給寶寶準備一個音樂角,存放一些常用的音響玩具,例如鈴鐺,八音盒,小鼓,木琴,沙錘,喇叭,錄音機,播放器等,讓寶寶方便使用。
按節拍做動作
寶寶正在學走時就可在大人唱歌時做動作,例如按著節拍跟著“找朋友”的歌曲做動作;會走后,可在大人唱:“小熊小熊,你轉個圈,小熊小熊,你摸摸地,小熊小熊你伸伸腳”等,按著大人的要求,押著拍子作相應動作。也可在大人唱“頭,肩膀,膝和腳趾頭”等歌曲中押著拍子指身體部位。如有多幾個小朋友在一起做就會十分有趣。
模仿發音
1歲前后,寶寶會發出聲音,這時,寶寶特別喜歡模仿聲音,如學習動物叫,小貓喵喵,小狗汪汪,小鴨嘎嘎,小羊咩咩等;生活中的聲音例如水嘩嘩地流,雨淅瀝瀝的下,風呼呼地吹,汽車嘀嘀地叫,飛機隆隆地飛,火車轟隆隆的開,常同寶寶一起模枋這些聲音,鼓勵寶寶自己模仿發出這些聲音。家庭中還會有客人敲門聲,電話鈴的響聲,廚房里的剁菜聲,讓寶寶一面模仿發聲,一面理解聲音的來源,懂得是什么聲音。
理解歌曲
會用動作來表演,如媽媽同寶寶一起抱著娃娃,一面拍它入睡,一面么哼唱搖籃曲,使寶寶懂得搖籃曲是讓娃娃入睡的聲音;同寶寶一起唱“小娃娃和小熊跳舞,跳呀,跳呀,一二一”時,拉著寶寶的手跳起舞來,這樣寶寶就會理解不同的音樂有不同的意境,選擇容易理解的兒童歌曲,配合相應的動作,使寶寶逐漸理解不同類型的音樂。
音樂記憶
寶寶喜歡看電視中的某一段有孩子的廣告,也喜歡看天氣預報,每次聽到這些節目的前奏就會走過來看,說明寶寶已有了良好的音樂記憶。家里常播放的音樂中,也會有某些段落是寶寶特別喜歡的,父母發現了,就可反復讓寶寶多聽幾遍,父母同寶寶一起哼唱,以鞏固記憶。不過要特別注意,不讓寶寶唱電視劇的插曲和音域太寬的流行歌曲,以免損傷寶寶嬌嫩的聲帶。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