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們該如何培養寶寶的如廁能力
作家長的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如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就要開始寶寶的如廁訓練,但是很多家長對于如廁訓練有很多的疑問,如什么時候適宜開始寶寶的如廁訓練,又該如何培養寶寶的如廁能力呢?
什么時候可以開始教寶寶自己上廁所了,有哪些行為特征可以作為判斷依據?
寶寶能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及理解家長的想法,這是首要的。比如寶寶在大小便之前,或者在大小便之后,能通過語言或者動作進行表達;另外,對于家長關于大小便的建議,寶寶能理解并有所回應。
當孩子開始有上廁所的意識時,通常會有一些動作跡象,如突然停著不動達數秒鐘,或拉扯自己的尿布等。大多數幼兒在長到18個月或24個月后就會顯示這些動作。但在某些孩子的身上,這種要求上廁所的動作會發生得更早,或更晚。相比之下,男孩要求上廁所的意識比女孩來得晚。
絕大部分寶寶是在2歲4個月左右完成的白天訓練,到3歲左右完成夜間訓練,并且男寶寶所花費的訓練時間要超過女寶寶。所以等寶寶真正到了適合如廁訓練的年齡再開始訓練,會使他的如廁自理能力培養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訓練從大便開始,自己擦干凈
相對于小便,寶寶每天大便的次數少,比較容易實現定時定點排便。一般情況下,大便次數少的寶寶,訓練更易成功。
無論男孩女孩,剛開始,大小便都可以坐在坐便器上進行。需要提醒的是,要同時訓練寶寶自己擦干凈小屁屁。這一環節不完成,如廁訓練就不能算完整,爸媽要示范正確的擦拭方向(尤其是女孩,大便后一定要從前往后擦,以防尿路感染),多次以后,寶寶就會了。怕寶寶弄臟手,督促便后洗手就可以。
相關文章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