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孩子的無理取鬧 家長有妙招
隨著孩子的逐漸長大,他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欲望,所以他會變得有點叛逆,甚至是無理取鬧,當你不能滿足他的要求時,他會大哭大鬧,甚至在地上打滾,這讓家長朋友很是棘手,孩子無理取鬧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1、用“可以”取代“不行”
紐約市猶太家庭及兒童服務局首席心理學家布魯斯•格萊朗博士表示,聽到父母說“不”時,一些孩子無法理解父母為什么會拒絕自己的要求。例如孩子提出要吃糖,父母說:“晚飯前不準吃糖”,那么只會導致孩子怒氣沖天。如果父母說:“可以,飯后我會給你吃糖,現在咱們先吃一個蘋果吧”,這種表達方式,孩子會更樂于接受。
2、耐心解釋說出感受
美國西北大學爭端問題專家雷•湯普森教授建議,要向孩子耐心解釋,家長為什么不喜歡他的行為。比如,當孩子一遍又一遍地敲飯桌的時候,家長可以說:“這樣敲會把飯桌敲壞的,這會讓我很傷心。別敲了,好不好?”跟小家伙講道理似乎是徒勞之舉,但是的確會讓孩子明白一個道理:“他所做的影響了別人,要學會考慮他人的感受。”
3、讓孩子二選一
美國著名非盈利機構育兒資源主管克萊爾•勒納表示,給孩子選擇機會,會讓小家伙感覺自己有“權力”控制局面。鼓勵1—3歲的孩子自己做一些簡單的選擇,有助培養其獨立性。但是選項不宜過多,對幼兒及學齡前兒童而言,“二選一”即可。比如,“在家里只能滾球,在室外可以扔球。你選擇哪個?”
4、親自示范并告訴孩子
《不打屁股不溺愛》一書作者,育兒專家伊麗莎白•克拉里表示,有些孩子不停地做某件惱人的事,其原因就是小家伙不知道還有啥別的事情可做。這時,父母最好能給予示范并告訴孩子怎樣做更好。比如,2歲的亨利老是愛戳小妹妹,家長可以告訴亨利,“親親妹妹”或類似的提示,下次小亨利就知道以后怎么做了。
父母專制很省事,但不利于孩子身心發育,也不利于培養良好的親子關系,家長要慎用!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