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品行更重要 “心情教育”莫忽視
知識就是力量,我們要求孩子們努力的學習,對孩子的智商、技能進行培養,可以讓孩子更容易成功。但是育兒專家提醒,教育也是全方面的,千萬不要忽視了對孩子的心情教育,一起來看看什么是“心情教育”吧!
在其他國家,面對學校不重視道德教育,引發大量的青年人迷失自己的人生方向的情況,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公立學校加入了推行人格教育的行列,許多學校設置了有導向性的、以“心情教育”為核心的人格、素質教育課程。專家說,“心情教育”就是訓練人的本質中最深層的動機,使人的知識、品德和意志都能朝著崇高的目標發展,使人的情感、欲望建立在美好心靈和健全人格的基礎上。愛的訓練與體察,是心情成長的營養素。在這方面,爸爸媽媽、老師的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不可缺少。在不少國家,“心情教育”從幼兒時期就開始了。
小寶寶在享受爸爸媽媽的疼愛的同時,也必須要學習以愛回報爸爸媽媽,從小時候培養孝敬爸爸媽媽、關愛家人的品格。孩子的心情素質在愛的熏陶下逐步發展成熟。當孩子成人后,以這種人格素質與其他人相處,就會建立起充滿和諧與友愛的社會。人格培養與道德訓練,共同構成了“心情教育”的完整內容。
“‘怎么才能讓我的寶寶變得聰明?’差不多每一位中國媽媽都喜歡問我這樣的問題。”日本女子醫科大學母子綜合醫療中心主任仁志田博司說,10年前這位專家就隨“關心下一代工程”來過上海。在他看來,和10年前相比,中國媽媽似乎越來越過分關心孩子的智力發育,很少有媽媽關心孩子如何形成自己的品格,以及家長行為會對孩子人格產生什幺影響,這個傾向令人擔憂。他認為,“智力過人”是爸爸媽媽強加于子女的愿望。其實,培養嬰兒品格比開發智力更為重要,更讓孩子受益終生。即使是0-3歲的嬰兒,也已經能夠通過爸爸媽媽充滿愛心的行為和指導培養健康的品格。
培養嬰兒品格比開發智力更為重要,一個良好的品行更讓孩子受益終生。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