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做事拖拉 原因大揭秘
家長們聚在一起討論孩子的時候,很多媽媽反應(yīng)孩子們做事拖拉的毛病,磨磨蹭蹭的,不知道著急,真擔(dān)心這會影響到孩子日后的學(xué)習(xí),我們該如何改變孩子拖拉的壞習(xí)慣呢?下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孩子做事磨蹭的原因,然后對癥下藥來調(diào)理。
No.1 缺少時間概念
孩子做事愛磨蹭,通常是因為他們不像成人一樣具有時間緊迫感,他們的時間概念比較模糊。一般而言,孩子并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盡快做完之后會有 什么更好的結(jié)果,他也不認為自己慢有什么不好的。比如吃飯,成人都會知道,不快點吃飯就涼了,吃完飯還有其他什么事,而孩子不會明白這許多,當(dāng)然他也不知 道吃得慢一些究竟有什么不好。再如,大人們知道,自己上班和孩子上幼兒園都不能遲到,而孩子則不然,爸爸媽媽上班和自己去幼兒園晚了,對他來講都是無所謂 的,他想的只是眼前的事情,這些都是由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決定的。
No.2 天生的慢性子
有一些幼兒明顯的比其他孩子動作慢,不論在什么情形下、做什么事情都慢,即便是有強烈地外界刺激他仍然是行動遲緩,慢條斯理,緊張不起來。這類 孩子的神經(jīng)類型往往屬于相對安靜而緩慢型,這是孩子一生都不太可能改變的先天氣質(zhì)。正所謂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家長首先必須接受這樣的現(xiàn)實,然后再想 辦法慢慢改變。
No.3 注意力易轉(zhuǎn)移
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旁邊有什么好玩的事就會讓他忘記了初衷。正在吃飯時,窗前有小鳥飛過,孩子就放下飯碗去看個究竟;本來 要去刷牙,可是走到浴室里發(fā)現(xiàn)有一池水,孩子就開始玩起來了,刷牙當(dāng)然就放在一邊了;正畫圖的時候,忽然聽到電視里的聲音,孩子就會丟下畫了一半的畫,跑 去看個究竟。于是,孩子在做一件事時,就出現(xiàn)了邊干邊玩、慢慢吞吞的樣子。
No.4 不感興趣
做喜歡的事動作很快,做不喜歡的事就動作慢吞吞,這是很多小孩的毛病。孩子想到室外去玩,可媽媽非讓他把玩具收拾整齊,孩子心里不高興但又不得 不干,自然就會磨起洋工來;吃飯的時間到了,可孩子在飯前喝了許多飲料、吃了許多零食,他一點饑餓感都沒有,對吃飯不感興趣,當(dāng)然就會磨蹭了;孩子的學(xué)習(xí) 積極性不高,學(xué)習(xí)興趣低落,每天都是硬著頭皮在應(yīng)付家長,你讓他讀書、寫作業(yè),他肯定是疲疲塌塌、能拖就拖。
No.5 動作不熟練
有時孩子磨蹭不是孩子故意的,而是因為他對所做的某件事動作不熟練、缺少操作的技巧。孩子就是孩子,他的思維能力和身體協(xié)調(diào)能力尚處在發(fā)育之 中,他在做事情時可能不知道如何安排做事的先后順序,如何以較少的時間來做更多的事情;也可能沒有掌握好穿衣、洗漱等的基本技巧,比較“手笨” ;還可能在 做作業(yè)時對知識掌握得不牢,許多題目做起來很困難。
No. 6 比較膽小
有的孩子膽子比較小,與生人在一起相處會有不安全的感覺,因此這類孩子總是希望與自己的親人,尤其是爸爸媽媽多呆一些時間,為了達到這個目的, 孩子也會慢吞吞的。比如,有的孩子不愿與學(xué)校或幼兒園的老師和同學(xué)相處,而希望和爸爸媽媽更多地呆在一起,在上學(xué)的路上,他的動作就會變得特別慢,以此來 延長與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時間。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yīng)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xué)習(xí)、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fā)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fā)育一直是父母很關(guān)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fā)育當(dāng)中,動作發(fā)育是早期的表現(xiàn)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jīng)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dān)”,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