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有弊端 如何趨利避害?
生活節奏非常的緊張,生活工作的壓力都非常的大,很多年輕的父母都為了生活而努力工作著,甚至沒有時間照顧孩子。隔代教育成了社會普遍的一個現象,隔代教育也有一定的缺點,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隔代教育的缺點及補救方法。
隔代教育的類型
過分關注型:孩子本來能自己做的,祖輩家長呵護備至,代為其勞。孩子本來在正常環境下能鍛煉自己的能力,結果讓祖輩家長們取消了。
過分監督型:什么事情都要督促孩子,經常檢查孩子的行為。如此,造成了孩子的依賴性和惰性,以及對成人的不信任感。
嚴厲懲罰型:這種教育方法因循了中國傳統的教育理念,對孩子的批評多于鼓勵,責罰多于獎勵。使孩子產生了嚴重的自卑、自閉或叛逆心理。
民主、溫暖和理解型:在祖輩家長中也有的采用這種方法,只是數量很少。
隔代教育的弊端
容易過分的溺愛和放縱,使幼兒過于“自我中心”,影響自我意識的發展,形成自私、任性的不良性格。老人在孩子有不合理的要求時,較多地采取順從、滿足需要的方式和態度,容易使幼兒產生“自我中心”的意識,孩子有了錯誤也不能及時得到糾正,孩子的不合理的欲望就會無原則的得到滿足,即使父母想方設法來改變,有老人那張保護傘的作用,孩子有恃無恐,稍有不合心意就會大哭大鬧,以達到非分的要求。
老人更多的包辦替代和保護,阻礙了幼兒的獨立能力的發展。祖輩包辦代替的比率明顯高于父輩,試想:玩具撒了一地,老人不厭其煩的一遍一遍的整理;當孩子已經會走路了,爺爺奶奶非要抱著上下樓梯;孩子吃飯時,擔心孩子吃不上,就一口一口地喂,或追著趕著喂,這種種做法,不恰恰束縛了孩子的手腳,錯過了“自己整理、物歸原位、自己吃飯”的敏感期,導致了孩子動作發展緩慢,獨立能力差,一遇到困難就失去信心,只會叫喊著等別人來幫忙,不會嘗試、鍛煉,只有哭鬧和發脾氣。
好文推薦: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