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糾正孩子的不良語言行為
孩子學說話了,家長們非常的高興,但是隨著寶寶語言能力的提升,我們的家長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孩子愛發牢騷,亂發脾氣,經常打斷打人的說話等等,那么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糾正這些不良的語言行為呢?
1.發牢騷
幼兒發牢騷是他們表達沮喪或憤怒情緒的一種方式。如果父母對孩子發牢騷表現出強烈的煩躁情緒,或是簡單地告訴他別這樣做,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先承認孩子的感受,比如,“媽媽知道,你生氣是因為不能玩玩具了”,再給他講道理。
2.亂發脾氣
幼兒哭鬧、踢踹、躺在地上撒潑是正常現象,此時的孩子已完全沉浸在負面情緒里,父母和他們講不通道理。父母此時應把孩子帶到一個安靜的地方,設法讓其冷靜下來,給他一個溫暖的擁抱,讓他感覺得到了關愛,然后再就事論事。
3.總是說“不”
當幼兒對你說“不”時,他并不是有意這樣做,也不是言行粗魯。克萊因認為,這是他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我自己會處理好這件事”。讓孩子自己做選擇或給他足夠的空間,做某件事情前告訴他“爸爸媽媽準備好了,就等你了”、“我們相信你能做好。
相關文章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