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教育六大要點 忌溺愛子女
學齡前的孩子具有很強的好奇心,正是智力發育的重要階段,我們做父母的要做好學齡前的教育,這也為小學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那么我們怎么進行學齡前的教育呢?學齡前教育要注意哪些細節呢?下面為大家說說學齡前教育的六個要點!
(1)父母對小兒期望過高。
當前“望子成龍”的父母很普遍,時常超過小兒的實際可能和興趣給小兒施加學習壓力,上各種輔導班如書法、舞蹈、外語等,使小兒經常處于緊張狀態,以至引起焦慮、睡眠障礙和多種身體不適。學校過多抓學習而忽視文體活動,休息、睡眠時間不足,對思想品德素質教育重視不夠等,均可促使兒童情緒和行為問題的發生。而部分家長對小兒不加要求,放任自流,期望過低也影響小兒心理健康。
(2)家長管教過嚴。
霸道不講道理,動輒打罵,使小兒自小養成呆板、膽小怕事、抑郁和自卑,或反抗、說謊、逃學、偷竊和破壞等行為。
(3)父母溺愛子女。
尤其對獨生子女放縱,易造成小兒以自我為中心、任性、依賴、獨立生活能力差,對大人不尊重,甚至成了“小皇帝”。
(4)父母與爺爺、奶奶教育小兒意見不一致。
一方管一方護,使小兒無所適從或利用大人矛盾從中取利。
(5)父母不良習慣。
如父母常講粗話、臟話,也會影響到小兒的言行,父母酗酒、吸煙、打架等不良行為,也可使小兒誤人歧途。小兒善于模仿,父母的榜樣作用是必需的。
(6)精神創傷。
如離婚家庭中兒童脾氣大、焦慮、說謊、欺 騙、斗毆罵人等現象比較多見,家庭不和、父母死亡等精神創傷都會導致小兒心理發展失衡。
學齡前教育要注意哪些要點呢?學齡前的教育也是孩子一生中一個重要的教育環節,以上為大家介紹了學齡前教育的六個細節,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要進行科學的教育哦。
相關文章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