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做不生氣的媽媽
孩子淘氣、調皮,偶爾還會“犯錯”,潔白的墻壁上面畫滿了水彩筆的痕跡,他還會向爸爸媽媽炫耀自己的作品,殊不知粉刷這一面墻壁花去了上千元。面對孩子的這些“罪行”千萬不要大發雷霆,大肆斥責,這是孩子成長的一個正常經歷,媽媽要學會不生氣。
有一個小男孩兒,三歲多,他最近干了一件“壞事”,他把一碗滾燙的菜湯倒進了花盆里——這盆名貴的花,是他爸爸剛剛從花市里淘來,又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親自搬回來的!
爸爸怒不可遏,這小子太淘氣了,簡直就是個破壞分子!三歲的兒子看爸爸到處找笤帚,已經嚇得哇哇大哭了。這時媽媽沖上去拉住了爸爸,她說了,簡直就是個破壞分子!三歲的兒子看爸爸到處找笤帚,已經嚇得哇哇大哭了。這時媽媽沖上去拉住了爸爸,她說:“你別忘了,我們是在養孩子,而不是養花!”
媽媽的一番話,在堅定地提醒著爸爸:孩子和花,到底哪個更重要?更何況在沒有弄清楚他那么做的原因之前,就要開打,是不是在說孩子的自尊和快樂,還遠遠不如一盆花重要呢?
媽媽蹲下來幫孩子擦干了眼淚,輕聲地問:“寶寶為什么要把湯倒在花盆里啊?”
小男孩抽泣著說:“奶奶說……熱熱的菜湯有營養……我想讓花長高高……”
這下輪到媽媽流眼淚了,孩子愛花的一顆心啊,差點兒就冤死在爸爸的笤帚下了!有多少父母都曾經歷過這樣的憤怒:剛換的玻璃窗戶再次被孩子的足球踢爛;沒用多久的骨瓷餐具,被孩子摔碎了一半;衛生間的卷筒紙成了孩子身上的“飄帶”,飄得屋子里哪兒都是;茶幾上擺的東西,全被孩子當成玩具一般地蹂躪得不像樣子:煙灰缸、鮮花、報紙、指甲刀、水杯、書……無一幸免。
父母們請息怒吧,就像那株被熱湯燙死的花一樣,這些東西已經死了、破了、碎了、毀了,我們就不要再用棒子把孩子稚嫩純凈的心靈也搭上吧!如果說孩子有什么錯,那就是他們缺乏生活的經驗,同時身上又實在有無窮的活力!可“生活的經驗”誰不是在一次次教訓里學到的呢?
說到這里,讓我想起了一次在餐廳里等朋友,鄰桌有一個媽媽和她女兒在吃飯,那女孩兒看上去大約五六歲的樣子,小家伙對裝果汁的半圓杯子產生了濃厚興趣,不停地看過去摸過來,直到“嘭”地一聲,果汁連杯子一起摔碎在地上,小家伙的胳膊上也灑上了不少果汁!“你這個孩子怎么回事兒?你就是手癢癢!跟你說沒說過啊?吃飯的時候不要玩,你就是不聽,告訴你啊,你再這樣,我以后再也不帶你出來吃飯了!還不快跟我去洗手!”
戲劇性的一幕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這個媽媽起身的時候太急,沒有注意到餐巾還搭在她腿上,她剛一轉身,那塊餐巾就扯著盤子、刀叉、杯子、水瓶“哐當!”一聲全摔在了地上!聲音之大,引來了所有人的張望,媽媽難堪極了,她怒視著六歲的女兒:“都怪你!這下你高興了吧!盤子都摔碎了,還吃什么吃!”小家伙原本就撇下的嘴,終于頂不住了,“哇”地大哭起來!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