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孩子犯錯的小錦囊 試試冷處理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經常會犯錯,作為家長,我們要正確的對待孩子的犯錯。那么孩子犯錯,我們該怎么處理呢?哪種處罰方法最奏效呢?專家介紹,處理孩子犯錯也是有很多的講究的,方法不當可能會影響到教育的效果!
1.計時隔離,讓孩子離開犯錯現場
在美國的家庭或幼兒園中,有一個人人知曉的詞,叫"time-out"(暫停,計時隔離)。如果孩子犯了錯,警告提醒后仍然屢教不改,家長或老師會把孩子抱到一旁,讓他們停止正在做的事情,幾分鐘以后才能得以繼續。經常可見美國人以這種方式處罰他們的孩子。一次豆豆與幾個美國孩子一起玩沙子,其中一個小女孩開始惡作劇,把另一個孩子的鏟子埋到沙子里。小女孩的媽媽在一旁命令把鏟子還回去,小女孩不聽,媽媽開始數123,小女孩還不聽。于是媽媽走過去,一把把小女孩抱出來放在一旁的椅子上,說,your time is out (你的時間到了)。小女孩很聽話的坐在那,似乎很習慣這樣的事情。一直等到她媽媽說,你可以回去了,她才從椅子上跳下來,之后在玩的過程中,變得非常友好。
所以說,time-out就是利用自然后果來處罰孩子的一個典型。孩子正狂熱于手中的某一件事的時候,他最不愿意的事情是什么?那就是讓他停止,離開現場,讓他行動受到限制。而計時隔離正是做到了這一點,甚至,當孩子看著別的孩子還可以繼續玩,而他得到區別對待的時候,他的心里會受到的震動,因為這與他平時所受的待遇反差極大,讓他能反思自己的行為。
2.冷處理,讓孩子體驗犯錯后果
孩子并非我們想像的那么不懂事,他只是控制能力差一點而已。但是,很多父母對待孩子的犯錯表現都過于激烈。其實,采取冷處理的方式,更有益于教育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過錯。
有段時間,豆豆很喜歡把玩具丟到到處都是,但不是每次都愿意收拾,那我也不強迫他,我自己開始收拾,碰到他要求我做另一件事情的時候,我開始趁機教育:你看看,你把玩具扔得到處都是,自己又不收拾,現在媽媽要幫著你收拾,沒有時間去幫你做。這時候,豆豆就會傻傻的站在那里,然后悻悻的走開。有時,他就會蹲下來和我一起收拾玩具。雖然他還小,但是我想他是真正明白了他不收拾玩具的后果。這比馬上拉孩子過來教育更能達到效果,因為孩子最不愛聽的就是重復的說教,而一個小行動,一個小事件,就很容易讓他明白事情的對錯。
3.不急于彌補,讓孩子明白錯誤危害
假如一個孩子老是粗心,不停的掉東西,或不停的打破東西。父母們教育孩子要細心的同時,就會顯得比孩子憂心百倍,想方設法會趕緊將丟掉的打破的東西給找回來買回來。其實,不要急于補上,因為這樣他永遠也不明白粗心的危害。
書包掉了讓他空手去上一天學,讓他去面對老師的責問同學的眼光。老是打破水杯,那就讓他自己去處理怎么喝水,讓他明白沒有水杯是不方便的事情。讓他明白什么是"自作自受",自己做錯的事情,需要自己去解決。從小就學會承擔責任,約束自己。慢慢他,一個粗心的小孩不僅變得細心,而且,他還會富有責任感和約束力。
孩子犯錯怎么處罰?處罰孩子也是有很多的講究的,有些技巧需要掌握的,處理得當,那么會受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如果處理不當,那么還可能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