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 要注意培養的十個好習慣
怎么教育孩子呢?很多人認為只要孩子學習好就行了,其實孩子們不僅要重視學習的教育,同時要注意品德的教育。養成一些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會讓孩子們受益終身,下面為家長們說說教育孩子是要注意培養的十個好習慣!
第一個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這是孩子實踐的開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得到生活自理的能力、意志力和責任感,學會擔當,這是人生必經的一課。家長們,放開你的手吧,孩子們終將走向獨立。
第二個習慣:懂禮貌、知感恩
懂禮儀,還要懂得愛和感恩,揚起你的笑臉,用微笑面對人生,這既是人際交往必不可少的部分,是個人素質的體現和美好生活的開篇,也是你對孩子最好的饋贈。
第三個習慣:不為說謊找借口
沒有誰喜歡撒謊的孩子,父母在這個過程中最好以身作則,還要告訴孩子撒謊不是解決之道,要勇于承認錯誤,然后幫助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第四個習慣:要告訴自己我最棒
要讓孩子自信起來,首先家長你要信任他,尊重他并鼓勵他,還要欣賞他,鼓勵他多嘗試,但不要奢求完美,正確認識自己的孩子,不要輕易否定他,也幫助孩子正確看待自己。
第五個習慣:合理分配時間
幫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表,有彈性時間且符合孩子性格特點,引導孩子珍惜時間,提高效率,同時教導孩子分清主次、輕重緩急,更好地分配時間。當然,首先父母自己應該是個守時的人。
第六個習慣:讓孩子經歷一些挫折
給孩子一些受挫的機會。父母的職責是引導而非保護,挫折不是壞事,讓孩子自己站起來,才能更加接近成功。還要讓孩子學會忍耐,知道成功和滿足不是那么容易的。讓孩子勇于嘗試、不向困難低頭。
第七個習慣:學會自控
孩子還小,難免會敏感、心理脆弱,給孩子營造一個積極的環境是很有必要的,家長同時也要教會孩子如何面對消極情緒,教導孩子自控,不要沉迷于物質享受,不嫉妒、不消沉,學會用正確的態度面對批評,遠離“任性”。
第八個習慣:將夢想轉化為目標
呵護孩子的夢想,將夢想轉化成實際的目標,進而成為學習知識的動力,家長們不要因為孩子的“十萬個為什么”而煩惱,而應該順水推舟作為孩子追求知識的動力,保護孩子的想象力,這些都是創造新思維的源泉。
第九個習慣:主見比順從重要
父母們要知道,在新的時代里,社會需要的是有主見、有個性的人才,如果只是一味順從,很難有所作為。培養有主見的孩子,要鼓勵孩子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給孩子機會,讓他自己判斷處理一些事情。
第十個習慣:興趣比成績重要
父母有時會想:“小孩子懂什么,等他長大了,一定會感謝我的!”然而,孩子喜歡什么,這是他的個人權利,父母應當做的是尊重孩子,讓興趣成為孩子走向成功的導師。
一些家長對于教育孩子比較的茫然,其實教育孩子并不難,幫助孩子們培養良好的習慣,那么就會讓孩子們收益終身,希望家長們要注意培養孩子們以上習慣!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