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呢
現在很多的孩子,在父母說話的時候,總會搞東搞西,很少會認真聽父母所說的話,這樣的做法是不尊重人的做法,可是父母說了也說了,罵了也罵了,孩子還是不改,那么該怎么辦呢?該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呢?
一、多和幼兒交談,是培養幼兒傾聽習慣的基礎
幼兒的思維具有直觀性,最喜歡鸚鵡學舌。我有意識培養幼兒傾聽別人說話的習慣于。為吸引幼兒安靜地傾聽,在與幼兒交談時,盡可能做到語言生動,表情豐富。
說話時放慢速度,使他們聽清每個字的正確發音,特別是針對幼兒難以發出的音或發不準確的音,我在說話時口型稍微夸張些,這樣不僅使幼兒能聽清準確的發音同學 能看清發音的口型,便于幼兒模仿。我充分利用幼兒來園的時間差,盡可能多地和每一名幼兒交談。
比如說:“你昨晚看了什么動畫片?”“晚上吃了什么?”“昨天過得高興嗎?”這些問題幼兒不一定要回答完整,能聽懂并能大概回答,讓幼兒有意識地傾聽別人說話。
二、良好的語言環境是培養幼兒傾聽習慣于的關鍵
幼兒都喜歡聽故事,我就讓幼兒多看一些色彩鮮艷、圖文并茂的圖畫故事。并一頁地講,讓幼兒邊看邊聽,我還讓幼兒聽一些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兒歌磁帶等,當有聲有色的話語,伴隨著美妙動聽的音樂,將幼兒帶到幻想中的動物世界、古老宮殿時,他們會完全忘卻自己,一遍一遍地去聆聽。現在的幼兒看得電多,也最喜歡看的是電視卡通片故事。我抓住時機與幼兒交流:“你聽到了什么?”
有的幼兒漏看了一集或一部分,我就及時向幼兒轉述,這樣不但可以培養幼兒傾聽能力,而且還能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因為要聽得清楚、說得明白,必須看得分明,必須仔細觀察。為幼兒放放錄音,講講故事,在良好的語言環境中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三、鼓勵是培養幼兒良好傾聽習慣的動力
幼兒對鼓勵很敏感。老師的稱贊和表揚對幼兒來說,是良好品行的自我肯定的動力,是對自己才智充滿自信心的動力,適時、巧妙地說出稱贊的話,是對良好傾聽習慣的幼兒的肯定,并使其堅持不懈。
記得有一次,我上識字課〈小金魚〉時,當我問到:“大家想一想什么會在水里”時,我的話沒說完一個小朋友說:“老師,我知道是鯊魚在水里游。”他話音未落,孩子們爭先恐后地向我說到:“小魚在水里游”,“鴨子在水里游”,“烏龜在水里游”……孩子們一聲高過一聲,我不得不停下課,聽他們吵吵嚷嚷地表白。
幾分鐘過去了,他們才漸漸停下來,我問幾名幼兒:“你們聽清楚別的小朋友說的話嗎?”“他們是不是回答老師的問話?”他們都說沒聽清楚,沒回答老師的問題。于是,我就不失時機地講了當說話時要認真傾聽,聽清楚講的是什么內容,同時還表揚了注意傾聽講的幼兒,通過這一課,更說明了培養幼兒傾聽習慣的重要性。
慢慢地,不管是課上,還是日常交往中,只要幼兒能認真聽對方講話,理解了別人講話的內容,平打斷別的談話,不急于表達自己的想法,耐心地聽完,聽懂對方的話,我就把一朵小紅花獎給他,讓他們在教師的鼓勵中養成傾聽的好習慣。
父母要從小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這對幼兒以后學習、生活將會有很大的幫助,并且能受益終身。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