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家長陪伴孩子一起閱讀的原因
閱讀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學習的事情,現在大家都知道科學早教的好處,所以,不少的家長都希望自家的寶寶能夠早早開始學習閱讀,不過專家建議孩子閱讀的時候家長最好能夠陪伴,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人一生中大多數的知識,還是來源于書本,即便是在網絡時代。閱讀的能力,實際上決定了一個孩子的學習是駕輕就熟,還是舉步維艱。在西方國家,每一年,由于患有閱讀障礙而不能和同齡人一起讀書上學,不得不進特殊學校的孩子都有成千上萬。部分孩子固然有先天的注意力無法集中問題,但大部分的閱讀障礙,還是由于后天環境造成的心理疾病。
人生來就是渴望學習的。對周圍世界的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可是,沒有任何孩子是生來就喜歡閱讀的,因為文字這種載體,對于習慣了通過聲音、圖像來接受外界信息的孩子來說,是過于抽象、缺乏意義的東西。在孩子還不具備辨識和理解抽象符號的時候,就開始讓孩子讀書甚至背書,只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并造成他對閱讀的厭惡。這應該引起那些急功近利的家長警戒。其實我們大人又何嘗不厭惡讀書的附加任務?既然我們自己都厭惡,為何要強加給孩子?
不喜歡閱讀,對一個孩子來說,他喪失的絕不僅僅是人生中最主要的一種學習能力,同時喪失的,也包括他能從書中體驗到的豐富情感和多種多樣的人生價值觀。而最最重要的是,他喪失了和自己的朋友、家人在閱讀同一本書的時候,那種無可替代的分享和交流的樂趣。
每個父母、至少是有愛心的父母,都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聰明的頭腦、寬廣的胸襟、善良的心靈和幸福的人生。而這一切,都可以通過閱讀、至少對好書的閱讀中獲得。但是如何把書合適地引進到孩子的世界里,使他們成為一個好的閱讀者,家長必須知道5件事——
為什么閱讀要從零歲開始
在胎教觀點已經被大多數家長接受的今天,零歲閱讀的概念卻鮮有人理解。大多數人頭腦中仍然有著一個“閱讀=識字”的老觀念。
問題是,在孩子還不會說話的時候,你是不是就不和自己的孩子說話了呢?顯然,任何一個父母都是從孩子一出生起,就開始和孩子說話了,即使那時候孩子并不能完全聽懂父母在說什么,他們仍然能通過父母的表情、語調和聲音大小來了解父母想對他們表達的意思。而就在這個了解的過程中,孩子才學會了語言,學會了說話。
同理,閱讀對于識字的大人來說,是通過文字了解信息的一個過程,而對于還不識字的孩子來說,他一樣可以通過大人講故事的聲音、書籍中的插圖,毫不費力地去感受到一本書帶給他的快樂,并在他還沒有開始認識書籍上的字句之前就產生對閱讀的興趣。所以我們說,零歲,正是培養孩子良好閱讀習慣的黃金年齡。
為什么父母要和孩子一起閱讀
一個媽媽,或者一個爸爸帶著孩子一起看書,這種在閱讀過程中一對一的模式,最能培養孩子集中的注意力。而孩子又是最喜歡模仿父母行為的,父母參與的活動都會讓孩子的興趣大大增加。而且,在父母參與閱讀的情況下,孩子不僅僅能得到閱讀能力的培養,更重要的是,父母和孩子在閱讀中建立的情感交流,是孩子成長中最需要的營養成分。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父母所能給與孩子的這種愛,而正是這種愛讓孩子在人生的最初,感受到了閱讀帶來的幸福,并讓他一生愛書。
為什么要特別強調讓父親和孩子共同閱讀
在中國,給孩子講故事的常常是女性,可能正因為這種東方教育的傳統模式,我們在對中小學開展閱讀狀況調查時吃驚地發現:愛讀書的幾乎都是女生;而男生,則更多會把課余時間用來做體育運動和其他游戲。
不管引起這種讀者性別嚴重失衡的原因究竟在哪里,父親這個教育者的角色,在早期閱讀中都絕對是舉足輕重的,因為性別的不同會讓父母選擇的讀物也有很大不同,比如,母親往往會喜歡那些細膩動人的故事,而父親會更偏向于選擇那些幽默的、有知識的或是有思想內涵的故事。即便是選擇同一本讀物,父親和孩子共讀的方式也和母親很不相同。對一個孩子來說,得到多種類型的閱讀體驗是非常重要的。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