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與寶寶日常溝通的技巧與方法
相信每位父母都希望和自己的寶寶保持良好的溝通,這對于進行日常的教育以及了解孩子心中的需求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并不是每位父母都知道如何和自己的孩子進行有效溝通,下面我們就給大家講講相關的小常識。
相信父母們早已深知溝通在人際交往中的重要性,高效的溝通能夠幫助我們事半功倍的達成自己的愿望。但是你們知道嗎?溝通的方式方法在親子互動中同樣重要。當我們知道了“如何說孩子才會聽,如何聽孩子才會說”的秘密之后,積極的溝通就會成為您和孩子之間的橋梁。這座橋梁搭建的越早、越穩固對于孩子的一生來說就越有利。也許溝通內容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從小為孩子培養愿意與您溝通的習慣;是您愿與孩子溝通的意愿傳遞給孩子他們被尊重的信息;是你們之間因為愉快交流而度過的美好時光。
跟孩子溝通的目的有很多都是跟認知有關系。孩子在不斷地成長過程當中需要去認識這個社會、認識自然,需要認識人跟人的相處,因為家長的目標是讓他成長為能夠在這個社會上獨立生活,而且還要生活的很好的一個人。所以對于幼兒期的孩子來說,溝通是寶寶成長非常重要的一個成長方式,也是父母親非常行之有效的一個教育方法。
孩子需要通過溝通培養自尊、獨立性、主動性、進取心、責任心。為了培養孩子的責任心,他們需要學習“同理”。過去提倡比較多的是同情,現在這一條變成了同理心。同情僅僅是意味著你認可對方的情緒,但同理意味著你認可對方這樣的感受基礎上產生的行為。孩子們的成長有許多需求,那么溝通要達成這些需求,其實對父母的要求是很高的。
在家長和孩子通過溝通達成共識之后,最終目標要解決問題,因此,家長同時還要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那么家長首先要做的是深入的了解一下溝通對象,即自己的孩子。
育兒知識:家長應掌握與孩子溝通的技巧
家長首先要從內心深處去客觀的接受孩子的心理,尤其是他的認知心理跟成人的相差非常之大。同樣的一句話、一個方式,可能跟成人之間溝通完全沒有問題,效果還很好,但跟孩子使用時可能會大打折扣。
孩子的心理認知到底是什么樣的呢?他跟成人差別有多大?有什么樣的方法來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的認知心理呢?
孩子的年齡特點有很多,活潑、好動、好模仿,這是幼兒期孩子年齡特點的前三位。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尤其是6歲之前特殊性很大,但孩子成長過程當中同時具有可控性和可變性。
0到2歲的孩子處于感知運動階段,他們主要是靠感官來了解這個世界,感官在用他獨特的方式幫助孩子去認識世界,孩子主要靠運動去做。0到2歲的寶寶靠運動去輸入信息,也靠運動去做反射,初步的輸出信息。
2到7歲,一般稱為前運算階段,這個階段溝通顯得尤為重要。很明顯的一點,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慢慢會說話了,但是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有他非常大的特征性。2到7歲的時候,孩子仍然處于需要借助事物的表象特征去形成符號,并且去進行思考的階段。在這一階段生物、非生物在孩子眼里都叫生物,小桌子、小板凳跟他的小伙伴一樣會說話,他可以跟它溝通、可以跟它玩游戲,這也是6歲之前的寶寶如熱衷于玩游戲的一個特點。他的認知發展特點決定了他能做什么。
在前運算階段的孩子還有很多的特點,比如說他們還不能夠接受守恒。守恒即內在的品質沒有變化,但是外在的表象特征發生了變化。這一階段的孩子容易被表象的特征所影響,他需要通過感官看到的是什么可能就是什么。所以我家長在跟他溝通的時候要有時效性,并且客觀、具體,就事論事。家長容易從一個點跟他溝通,然后延伸到很遠,告訴他你這樣做的嚴重性,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但對于孩子而言,這些都不是最好的方法。
前運算階段的孩子對整體和部分的理解是非常差的,他們往往以局部就代替了整體,不太能理解部分和整體的關系。家長在溝通的時候都需要注意。
而7歲的孩子已經初步進入到邏輯思維和零散的可能運算階段。這一階段,家長會發現孩子的溝通差了很多,也會更需要“斗智斗勇”。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家長在跟他溝通的時候,就會趨向于成人,需要跟他擺事實、講道理,跟他講因果關系,跟他講這個事情背后的故事和未來可能要發生的事情,他已經都可以接受,也很容易跟家長達成共識。
當孩子12歲之后,他的邏輯思維已經發展的比較好了,已經可以認知到表象第一層、第二層更深入的東西,家長跟他溝通的時候會更便利。但是即便你的孩子到12歲,你跟他在溝通的時候仍然會需要很多方法,仍然有很多重要的點。
不管孩子多大,家長都要心平氣和地來看一看到底怎么樣才能跟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去溝通。
良好的溝通能夠拉近家長與孩子之間的認知距離,最重要的是長期良好的溝通能夠有效的促進親子關系的增強,希望今天內容對家長朋友們有所幫助。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吹竭@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