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引導孩子如何面對挫折
孩子如何面對挫折?現在的孩子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就被嬌生慣養著,他們享受過多的愛和保護,以至于很多時候抗挫和抗壓能力都很差,那么,在育兒過程中我們該如何教育孩子獨自面對挫折呢?且聽小編為你支招!
寶寶受不了挫折的5大原因:
1、過分溺愛
現在很多家長特別是老人,視獨生子女為掌上明珠,樣樣事情都要依從他,久而久之,幼兒就形成強烈的“'以我為中心”的心態和任性的性格。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寶寶,受不得一點的委屈和挫折,稍不順心就會哭鬧不停。
2、總想孩子贏
有些家長不愿意看到孩子失敗,和孩子下棋、玩撲克、游戲、競賽時,總是想盡辦法讓孩子贏。其實,這樣做只會使孩子變得只能贏不能輸,對日后的成長沒有幫助。
3、過分夸獎
賞識教育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但如果過分賞識,就會讓孩子變得自負,上得去,下不來。一旦遇到強手、被擊敗的話,很容易導致郁悶、喪失自信而變得自卑。
4、推卸責任
很多家長在孩子摔倒時故意打地板,并告訴孩子:“都是地面不平,害寶寶摔倒,媽媽打它!”這種類似舉動將孩子摔倒的責任推給了無辜的地板,長此以往,孩子碰到挫折時就習慣了不去面對或推卸責任。
5、包辦替代
正常情況下,孩子從1-2歲起就會搶著要自己吃飯,還有些孩子要自己穿衣褲、穿鞋襪、幫忙疊衣物、收玩具等等,這些都是孩子對動手做事的敏感表現,聰明的家長會很樂意配合。但相當多家長忍不住包辦代替,把一切打理得干凈利索。
如何培養寶寶的挫折忍耐度
期望寶寶有良好的挫折忍耐度必須循序漸進,當寶寶遇到挫折時,家長應該引導他去找出挫折的原因,陪他一起檢討其它改善的方法,最后建議他再試一次、兩次、三次,當寶寶發現很多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就由此建立自信心,未來即不會輕易被挫折給困住。例如,學習新的功課,寶寶一開始可能不懂,但是高挫折忍耐度的寶寶會選擇再問老師或爸媽、自己再試一遍、看看同學怎幺做,而不是立刻就生氣或放棄。
1、不要隨口答應寶寶:大人經常的失約,會讓寶寶對承諾及大人的話失去信心。
2、不過度預期寶寶的能力:不要灌輸寶寶:你絕對是第一名、我最喜歡你考一百分等,因為過度膨脹寶寶的能力,會讓他覺得只有第一名的他,爸媽才會喜歡,如果做不到、失敗了,爸媽、老師就不愛他,使他不愿意面對挫折及失敗的時候。
3、不要剝奪他嘗試的機會:不要因為怕寶寶失敗,就不讓他試試看,小時失敗經驗并不會造成什幺大損失,反而能讓寶寶了解失敗沒什幺大不了,否則等長大之后,小挫折可能會變成大石頭,寶寶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將石頭移開。
育兒小編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就是關于如何培養寶寶的挫折忍耐度的詳細講解。家長該明白,孩子總會長大,挫折是孩子的必經之路,與其總是跟在后面保護好他,不如教給他面對挫折的勇氣。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