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哄騙方式來教育孩子呢
孩子在小時候都是很調皮的,所以有時很讓家長感道頭痛,繼而會有嚴厲的批評,這不僅不會起到孩子的安穩和聽話,反而會更加激起孩子反抗存在,不如用一種巧妙的哄騙方式去教育孩子,但這恰恰是家長說不了解的地方。那么,用什么哄騙方式來教育孩子呢?
在家庭教育里,有一個著名的教育法則,叫做羅森塔爾效應,也叫做期待效應。這來源于一個令人震驚的故事:從前有一個世界級的大騙子,叫羅森塔爾,他是世界著名的心理學家。有一次他到一個學校,隨便挑了十幾個孩子,硬說他們是天才。結果八個月后,家長和老師們真的發現這些孩子進步明顯,慢慢變成了天才。
這個教育法則恰恰說明,每個孩子都可能成為非凡的天才,但這種可能的實現,取決于家長和老師能不能像對待天才那樣的去愛護、期望,珍惜這些孩子。簡單的說,你期望孩子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孩子就可能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給爸爸媽媽支招:
1、看優點,避開缺點
騙孩子的第一步就是多看他的優點,少看他的缺點。天真的孩子像小鴨學步那樣,開始去接觸這個社會,但我們父母總是太過心急,想要為他包辦一切。
曾經有一位媽媽就說,以前老師總是投訴說孩子上課不專心聽講,非常好動。這位媽媽回到家里,拉著兒子的手開始“騙”他:”老師今天表揚你認真做筆記呢,問問題也答得上來呢!真棒!“
見兒子眼睛一亮,媽媽又趁勢說:“不過,我聽說你這一次語文只考了12分。你跟媽媽說說這是怎么回事呀?“
兒子聽了,煩惱地說:“我不喜歡語文,語文太難了!所以我不喜歡聽課。“這個時候,媽媽并沒有責怪他,而是說:”哦,你對語文不感興趣,沒有認真聽都能考12分。說明你很厲害。我相信你如果花多一點時間,一定會考得更好。“
這個時候,輪到孩子不好意思了,撓著頭問:”是嗎?“
媽媽便趁勢說道:”當然啊。語文有什么難的,只要每天認真一點點,肯定就有進步的。“
從這以后,孩子再也不敢說語文很難了。每次考試,從12分,到20分,到50分,再到80分,孩子每次考試都在進步。
而最重要的是,每一次他的媽媽都愿意給他最大的鼓勵,最大的表揚。而這種善意的騙法,就是教育的智慧。
培養優秀孩子的秘密 培養優秀孩子如此簡單 媽媽強大了孩子才優秀
2、“騙”孩子要有耐心
教育其實是很簡單的事。最好的教育原來是騙孩子,告訴他是最優秀的就行了。從這個角度講,最優秀的老師其實就是父母,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都是孩子第一任老師,而且每個都是騙術高超的優秀老師。
首先,您應當把孩子當做一個愛學習的好孩子,只是他還沒有意識到。那么,爸爸媽媽應該要耐心地強調,并且多次表揚他的進步。孩子的思維是直線的,意思就是,父母說什么話,反映到腦子里的就是什么話。如果他經常聽見周圍的人稱贊他愛學習,是弟弟妹妹的榜樣時,他可能就會去嘗試著去好好學習了。
然后,爸爸媽媽應當耐心地夸獎他的進步。讓孩子發現,原來自己愛學習,能獲得這么多人的肯定。這個時候,他對待學習就會成為一種習慣,而成為父母和老師期望的好學生、好孩子。
當孩子犯錯誤或學習能力下降時,不妨通過上述巧妙哄騙方式進行良好教育,如:騙孩子要有耐心尤其是在學習方面,不妨積極的增加鼓勵和表揚,多給孩子說些優點話題等,盡量避開孩子諸多不好的缺點等,這樣慢慢的進行以哄騙方式來教育孩子相信孩子會逐漸優秀起來。
-
寶寶對玩具喜新厭舊,父母應該怎么辦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對過這樣的困擾:玩具買回來時寶寶很喜歡,但沒玩兩天就不愛玩了,扔在一邊,鬧著要買新玩具,這是怎么回事呢?
-
寶寶邊吃邊玩的危害 對寶寶邊吃邊玩說NO!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父母在旁邊喂飯,而寶寶就一邊吃飯一邊玩,這樣的情況其實會給寶寶帶來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這六件事適得期反對于父母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愛幾乎都給了孩子,對于孩子的飲食、學習、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實際生活中,
-
開發寶寶智力的運動方法 這些方法可以讓寶寶更聰明寶寶更智力發育一直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而在智力發育當中,動作發育是早期的表現方式之一,通過運動可以加快神經纖維髓鞘化、使
-
怎樣提高孩子的智力 讓寶寶聰明過人的幾件事從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為了父母最大與最幸福的“負擔”,不僅要盡辦法讓孩子健康成長,而且也想通過一些方法來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