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速辨別嬰幼兒毛細血管瘤
毛細血管瘤是血管瘤的一種,較為常見,屬于血管畸形。由擴張和增生的毛細血管網構成,包括草莓狀血管瘤及葡萄酒色斑,多見于嬰兒,大多數(shù)是女性。如果其增大速度比嬰兒發(fā)育更快,則可能為真性腫瘤。許多患兒的毛細血管瘤在1歲內可停止生長或消退。
胎痣還是蚊咬?速辯血管瘤
體表的血管瘤可以通過按壓與胎記加以區(qū)別,血管瘤通過按壓可以褪色,褪色后皮膚顏色跟周圍的正常顏色相似,放開后迅速復原,或者按壓時面積縮小,放松后則恢復原狀。
對于出現(xiàn)在孩子的四肢和頭面部的鮮紅或暗紅的“胎痣”,還有身體突然長出的類似蚊蟲叮咬的小紅疙瘩,年輕媽媽們千萬不要不以為然,這有可能是嬰幼兒常見的皮膚疾病——毛細血管瘤。
北京豐臺長峰醫(yī)院血管瘤專區(qū)何瑞明主任說,血管瘤在新生兒中 的發(fā)病率約為3%,新生兒的父母尤其要注意。現(xiàn)在天氣即將轉熱,蚊蟲漸多,若新生的嬰兒的身上有了可疑的紅點,父母則要多注意觀察,紅點長時間不消則就有 可能是血管瘤,最好帶孩子到醫(yī)院檢查一下,以免延誤治療。另外,要注意血管瘤和胎記的區(qū)別,區(qū)別血管瘤和胎記的一個重要方法是,血管瘤一般都呈鮮紅色或暗 紅色斑片,邊緣不規(guī)則,一壓就會退色,而胎記受壓時則不會變色。
毛細血管瘤是由擴張、增生的血管組織構成的一類良性腫瘤,常見于頭面 部、頸部,其次為四肢、軀干,從剛出生的寶寶到兩歲的幼兒是其重點“青睞”的人群。血管瘤以先天性血管畸型居多,主要由胚胎時期殘留的血管細胞生長而成, 在臨床上一般分為鮮紅斑痣、毛細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和混合型血管瘤四類。發(fā)病后,有些血管瘤可導致顏面、四肢等部位變形;有些則會導致內臟功能失常,如 發(fā)生癲癇、肝功能異常等。
導致血管瘤發(fā)生的因素有很多:一般認為可能由父母遺傳、父母的內分泌失常、高血壓、造成懷孕期間的環(huán)境污染或微生物感染等。
按壓鑒別血管瘤
既然血管瘤發(fā)病初期與普通胎記甚至蚊蟲叮咬的癥狀相似,那么應該怎樣加以區(qū)分呢?
體表的血管瘤可以通過按壓與胎記加以區(qū)別,血管瘤通過按壓可以褪色,褪色后皮膚顏色跟周圍的正常顏色相似,放開后迅速復原,或者按壓時面積縮小,放松后則恢復原狀。
另外,血管瘤因其類型不同也表現(xiàn)出不同的形態(tài):面積大小不等,顆粒狀,圓形或橢圓形,紅色或暗紅色如同葡萄酒顏色的稍突出的被稱作葡萄酒色斑;較小而突 出的結節(jié)狀腫物,鮮紅或暗紅,形同草莓,稱草莓狀毛細血管瘤;上述情況均為毛細血管瘤。口腔內呈暗紫色的突出腫物,頭頸、頜面、四肢等局部突出變形,壓縮 時如同擠壓海綿的腫物,被稱為海綿狀血管瘤。如果局部膨隆,顏色潮紅,皮下可見搏動的血管及擴張聚集而形成回旋的團塊為蔓狀血管瘤。
家長在孩子出生后,應檢查小兒體表有無異常,尤其注意那些較為隱蔽的部位,如會陰、腋窩、背部等。一旦發(fā)現(xiàn)類似 的紅痣或小疙瘩,應從按壓后的顏色變化及是否向外凸出、有無毛發(fā)等情況來判斷。一旦發(fā)現(xiàn)有異常,應盡快帶到專科醫(yī)院檢查治療。
-
寶寶上火了怎么辦 引起寶寶上火的食物大家都知道寶寶的體質和大人肯定也是有著各不相同的,有的孩子吃了食物的時候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上火的,而且寶寶上火也會感覺特別的
-
手機輻射對孕婦的影響大嗎 如何減輕輻射我們都知道在懷孕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變得特別的小心了,而且當然有一部分的人經常的玩手機,可是大家有沒有了解過懷孕的時候,到底
-
懷孕泡溫泉有好處嗎 孕婦泡溫泉要注意什么我們大家都知道很多女性在懷孕的時候身體也是越來越虛弱了,而且有的人感覺特別的不舒服,可是大家有沒有了解過,如果是稍微不注
-
寶寶打嗝有什么危害 如何預防新生兒打嗝很多的新手媽媽在照顧寶寶的時候,肯定會發(fā)現(xiàn)寶寶在吃完東西的時候會不停的打嗝,而且這個時候感覺也是特別的不舒服的,可是很多
-
女性孕前調理的重要性 孕前檢查必查項目的其實我們大家都知道,如果是想讓自己生一個比較健康可愛的小寶寶,就是在懷孕之前的一些調理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懷孕之前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