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蟲牙”誤區知多少
現在孩子患齲齒的機率非常高,原因就是跟孩子對牙齒保護不夠,日常飲食結構對這些牙病的影響非常大。
與5年前相 比,平均每個北京孩子多長了0。7顆蟲牙,5歲兒童乳牙齲齒患病率高達65%;8歲兒童齲齒患病率最高,達71%。兒童齲齒患病率的上升,與生活水平的提 高和飲食結構的改變以及行為習慣,特別是糖的消耗量增加都有著很大關系。調查顯示,只有49%的家長知道含氟牙膏,僅9%的家長能夠每天幫助孩子刷 牙。
調查結果顯示,5歲兒童乳牙齲齒患病率高達65%,平均每個 兒童有3。26顆齲齒;8歲兒童齲齒患病率最高,達71%,也就是說超過七成的孩子有“蟲牙”。市衛生局相關負責人分析,兒童齲齒患病率的上升,與生活水 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改變以及行為習慣,特別是糖的消耗量增加都有著很大關系。
嬰幼兒時期既是牙齒的發育期,又是牙病的高發期,齲齒、牙頜畸形、牙齒過敏及乳牙替換異常等都是多發病,怎么才能讓孩子有口潔凈的牙齒?
家長認識多誤區,5歲兒童乳牙患齲率為66%
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5歲兒童的乳牙患齲率為66%,而對家長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只有49%的家長知道含氟牙膏,僅9%的家長能夠每天幫助孩子刷牙。目前,由于家長和兒童自身原因,還存在一些認識上的誤區。
誤區一:乳牙不用護理,反正會被新牙代替。如果乳牙過早脫落,導致新生的恒牙過早萌出時,孩子的牙齒就會長得東倒西歪,引起畸形。
誤區二:含著奶瓶入睡。糖分在牙齒和牙齦周圍積聚,與口腔內的細菌混雜在一起,促進細菌繁殖引起齲齒。睡覺時,唾液流動緩慢,更易發生。
誤區三:沒長牙的孩子不需要刷牙。事實上,嬰兒還沒有萌發出第一顆牙時,家長也要在每次喂養后用軟紗布給孩子清潔牙床,因為沒有一個好的“根基”是長不出好牙來的。乳牙將出未出時,要給嬰兒提供用來咀嚼的玩具,以幫助孩子牙床發育。
誤區四:牙病不需要有病歷。牙醫在診療牙病時常常需要查看病人的既往病史,幫助判斷牙齒狀況。因此孩子從小就應該建立一本健全的牙齒健康檔案。
誤區五:孩子看牙是很痛苦的事。在美國,牙醫最關心的是幫助孩子克服看病時的恐懼,因此,要讓孩子從小就學會愛護牙齒,給牙齒保健是件快樂的事情,而不要讓他對看牙醫產生陰影和排斥。
孩子吸手咬嘴,容易暴牙和兜齒
除去上頜骨發育不足和遺傳等先天因素,牙頜畸形和喂養方式、口腔習慣及飲食等也有很大關系。特別是吮指、吐舌導致牙不齊;咬下嘴唇可引起上牙前突,形成“暴牙”;咬上唇可引起下頜前突,變成“兜齒”。
專家建議:1。避免給寶寶使用安撫奶嘴。使用奶瓶時家長要扶住奶瓶,垂直于面部,盡量不要讓孩子自己拿,切忌平躺喝奶。1歲半到2歲應停止使用奶瓶。
2。幫孩子改掉不良習慣。如不吸吮唇、舌、頰部軟組織;不咬錢幣、手指等異物;不用自己的牙齒當工具,用牙去嗑堅果殼、螃蟹腿等。有用嘴呼吸習慣的孩子,應檢查其上呼吸道是否通暢,及時治療扁桃體腫大、腺樣體肥大等病癥。
3。多給孩子吃纖維性食物,增強咀嚼功能。常吃蔬菜和新鮮水果等纖維含量高、營養豐富的食物,有利于牙齒的自潔,不易患齲病,且能促進口腔頜面的生長發育,促使牙齒排列整齊。
4。不要錯過牙齒矯正最佳時間。乳前牙反咬合(地包天)的最佳矯治時間為3—4歲。如果存在牙齒排列不齊等咬合畸形,則要等到12歲左右,乳牙完全替換為恒牙時進行矯正。
-
寶寶上火了怎么辦 引起寶寶上火的食物大家都知道寶寶的體質和大人肯定也是有著各不相同的,有的孩子吃了食物的時候可能會出現一些上火的,而且寶寶上火也會感覺特別的
-
手機輻射對孕婦的影響大嗎 如何減輕輻射我們都知道在懷孕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變得特別的小心了,而且當然有一部分的人經常的玩手機,可是大家有沒有了解過懷孕的時候,到底
-
懷孕泡溫泉有好處嗎 孕婦泡溫泉要注意什么我們大家都知道很多女性在懷孕的時候身體也是越來越虛弱了,而且有的人感覺特別的不舒服,可是大家有沒有了解過,如果是稍微不注
-
寶寶打嗝有什么危害 如何預防新生兒打嗝很多的新手媽媽在照顧寶寶的時候,肯定會發現寶寶在吃完東西的時候會不停的打嗝,而且這個時候感覺也是特別的不舒服的,可是很多
-
女性孕前調理的重要性 孕前檢查必查項目的其實我們大家都知道,如果是想讓自己生一個比較健康可愛的小寶寶,就是在懷孕之前的一些調理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懷孕之前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