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兒童貧血的關鍵期在2歲以前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近日在京召開“2011兒童早期發展國際研討會”,并發布了“貧困地區兒童早期發展項目中期評估報告”,報告稱,針對試點地區推行的營養干預和早期教育項目有效改善了當地兒童的身心健康狀況。
十多年過去了,中國兒童貧血的狀況,一直沒有明顯改善。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陳至立近日在由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主辦的“2011兒童早期發展國際研討會”上透露,在6~24個月的中國城市兒童中,貧血發生率高達30%,農村兒童則更高達40%。而改善兒童貧血的關鍵期,在2歲以前。
認識
雞蛋換泡面
無知致貧血
兒童貧血患病率依然居高不下。陳至立認為,這一方面是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部分地區經濟水平所限,另一方面,由家庭營養知識匱乏導致。
“在青海省樂都縣,很多家庭將家養的雞蛋賣了給孩子買方便面當零食吃”,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貧困地區兒童早期發展”項目組成員發現,如此缺乏營養知識的行為,在當地十分普遍。當地傳統觀念認為雞蛋是“發物”,幾乎都不吃。
城市地區同樣存在錯誤的喂養觀念。比如為了給孩子補充營養,天天大魚大肉,結果蔬菜水果吃得少,維生素C攝入不夠,影響了鐵的吸收。
關鍵
補充營養
趕在2歲前
兒童的營養早期主要來自于母乳,隨著日漸長大,從母乳中攝入的鐵質逐漸減少,貧血的發生率就會增高。統計數據顯示,兒童貧血一般高發于6~18月齡間,尤其是12月齡時呈最高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陳春明強調,改善兒童貧血,2歲前最關鍵。
2歲以下兒童發育和健康所需的營養素,以單位體重計,是一生中最高的。此時若營養不足,包括發育滯后和微量營養素缺乏(主要是鐵、碘、維生素A缺乏),可以導致一生的損傷,不僅增加疾病風險,還會影響認知能力的發育。這樣的損傷,如果發生在2歲以內,是無可補償、不可逆的。2008年發表在世界著名醫學雜志《柳葉刀》上一篇總結性觀點文章認為,營養改善的“機遇窗口”由5歲以下集中到了2歲以下。
落實
補鐵食物
最好五花八門
從孩子六個月后,輔食添加就應考慮攝入充足的鐵營養了。
一般而言,動物性食物中鐵的吸收率要高于植物性食物。但補鐵的同時,還需補充充足的蛋白質(雞蛋、豆制品中富含蛋白質),否則沒有辦法合成血紅蛋白,與此同時,還必須補充大量的維生素C(綠葉蔬菜中不乏維生素C)。因此,補鐵食物切忌單一,最好五花八門、樣樣均沾。
-
寶寶上火了怎么辦 引起寶寶上火的食物大家都知道寶寶的體質和大人肯定也是有著各不相同的,有的孩子吃了食物的時候可能會出現一些上火的,而且寶寶上火也會感覺特別的
-
手機輻射對孕婦的影響大嗎 如何減輕輻射我們都知道在懷孕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變得特別的小心了,而且當然有一部分的人經常的玩手機,可是大家有沒有了解過懷孕的時候,到底
-
懷孕泡溫泉有好處嗎 孕婦泡溫泉要注意什么我們大家都知道很多女性在懷孕的時候身體也是越來越虛弱了,而且有的人感覺特別的不舒服,可是大家有沒有了解過,如果是稍微不注
-
寶寶打嗝有什么危害 如何預防新生兒打嗝很多的新手媽媽在照顧寶寶的時候,肯定會發現寶寶在吃完東西的時候會不停的打嗝,而且這個時候感覺也是特別的不舒服的,可是很多
-
女性孕前調理的重要性 孕前檢查必查項目的其實我們大家都知道,如果是想讓自己生一個比較健康可愛的小寶寶,就是在懷孕之前的一些調理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懷孕之前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