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中醫治療寶寶腹瀉
中醫,作為祖國傳統醫學,以溫柔的“望、聞、問、切”診法和天然草藥療方給寶寶帶來全新的呵護理念。在面對腹瀉常見疾病時,來自中醫的關懷將更顯優勢。
腹瀉可謂是寶寶的“不速之客”,且常來打擾。父母可根據以下方法來判斷寶寶的病情,并及時、準確地給寶寶治療。
腹瀉治療應辨證:
對于腹瀉,中醫主要根據糞便的形狀和伴隨的臨床表現,分辨寒熱與虛實。
腹瀉分類:
傷食瀉:常有腹脹或腹痛,糞便常有酸臭味,曖氣時也有酸腐味,可出現嘔吐、食欲不好、睡眠不安等癥狀,舌苔呈厚膩或微黃。此類多為吃得太多、寶寶難以消化所致。因此,寶寶平時飲食要定時定量,不宜太飽;食物宜新鮮、清潔;不要多吃煎炒、肥膩不易消化的食物;日常可適當吃些山楂制品類的小零食,以助消化。
風寒瀉:泄瀉清稀,多泡沬,糞便是很臭,腸鳴腹痛,或伴有發熱怕冷,舌苔白膩。此類多由于養護失宜,腹部感受風寒所引起。治療以疏風散寒為主,方藥可選擇藿香正氣散。平時要注意寶寶的腹部保暖,飲食要以溫為宜,不可貪涼飲冷,坐臥濕地。
濕熱瀉:瀉下稀薄,水分較多,或如水樣,糞色深黃而臭,或者有少許黏液;可出現腹痛,食欲不好,或伴有惡心;有時可發熱,常感口渴;小便短黃;舌苔黃膩。此癥是因感受濕熱之邪引起,類似于西醫所講的細菌性痢疾,治療要以清熱利濕為主,選用方藥以葛根芩連湯為主。本類腹瀉較其余幾類嚴重,也易發生其他危癥,家長應提高警惕,及時帶寶寶到醫院就醫。同時要加強對寶寶小屁屁的護理。
脾虛瀉:大便稀溏,多見食后作瀉,色淡不臭,時輕時重;寶寶常出現面色萎黃、肌肉消瘦、精神疲倦、舌淡苔白,且易反復發作。此類腹瀉多因先天稟賦不足或后天長期調養失宜,使寶寶稚嫩的脾胃受到傷害所引起,因此和上述3類相比,需要較長時間的調理。治療以健脾益氣為主,方藥選參苓白術散為主。藥店有售中成藥參苓健脾胃顆粒,可咨詢醫師后選用。最好請專業中醫師診治后再進行調養較為適宜。
中醫外治療法:
敷臍法:可用吳茱萸30g、丁香2g、胡椒30粒,研末。每次用藥末1.5g,用陳醋或植物油調成糊狀,敷于臍部,外以紗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用于傷食、風寒和脾虛泄瀉。
按摩腹部:用普通酒精(或米酒)0.5kg,內浸大蔥6——7根(去黃葉、外皮、洗凈),燈心草一扎,文火燉熱。寶寶仰臥位,把燉熱的大蔥、燈心草放于掌心,按摩寶寶腹部。自上而下或成圓圈形搓摩,如大蔥、燈心草冷卻,可放入酒精中燉熱再用。如此反復搓摩,每次一般10——20分鐘,可使腹脹緩解。此方法可用于各種泄瀉引起的腹脹。
-
寶寶上火了怎么辦 引起寶寶上火的食物大家都知道寶寶的體質和大人肯定也是有著各不相同的,有的孩子吃了食物的時候可能會出現一些上火的,而且寶寶上火也會感覺特別的
-
手機輻射對孕婦的影響大嗎 如何減輕輻射我們都知道在懷孕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變得特別的小心了,而且當然有一部分的人經常的玩手機,可是大家有沒有了解過懷孕的時候,到底
-
懷孕泡溫泉有好處嗎 孕婦泡溫泉要注意什么我們大家都知道很多女性在懷孕的時候身體也是越來越虛弱了,而且有的人感覺特別的不舒服,可是大家有沒有了解過,如果是稍微不注
-
寶寶打嗝有什么危害 如何預防新生兒打嗝很多的新手媽媽在照顧寶寶的時候,肯定會發現寶寶在吃完東西的時候會不停的打嗝,而且這個時候感覺也是特別的不舒服的,可是很多
-
女性孕前調理的重要性 孕前檢查必查項目的其實我們大家都知道,如果是想讓自己生一個比較健康可愛的小寶寶,就是在懷孕之前的一些調理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懷孕之前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