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活潑好動 受到外傷怎么辦?
孩子活潑好動,往往會出現一些小意外而使身體受到一些外傷,面對這些外傷,家長們是否會正確處理呢?我們希望大家能夠根據孩子受傷的情況與部位進行合理的處理,所以,想把下文分享給大家。
夏季,小朋友們開啟各種自由瘋玩模式,游泳、露營、郊游、旅游、游樂場等方式應有盡有。然而,在享受兩個月假期的同時,孩子發生外傷的機會也比平時增多,比如擦傷、摔傷甚至骨折。那么,孩子玩耍發生外傷時家長應該如何處理?
今年6歲的小洪(化名)是典型的活潑好動小學生,暑假剛開始不久,在和其他小朋友們玩游戲時不小心摔傷,導致骨折。專家提醒,大部分兒童骨折不需手術治療,但小朋友受傷時往往會哭鬧,家長要及時采取措施,在送醫前做好必要的處理,比如用木板或筷子固定,包扎傷口止血等,以免加重外傷。
除了骨折,孩子發生其他外傷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分析外傷的輕重,采取正確的處理措施。
1. “揪出”所有受傷部位。有時孩子摔傷、擦傷并不止一處,除了較為顯眼的地方,最好自頭到腳按順序再檢查一次,即頭(腦)、胸(心、肺、肝、脾、大血管)、脊柱(脊髓)、腹部(胃腸、膀胱)、腰部(腎)、上肢(上臂、前臂、手、指)、下肢(大腿、小腿、腳)。一般來說,“上重下輕”,頭胸部外傷最好及時送醫,僅僅皮膚擦傷可先家中消毒處理。
2. 查看傷口深淺。檢查傷口時要由外向里,輕重程度按皮膚擦傷、軟組織損傷、肌肉撕裂傷、血管和神經斷裂、骨折、內臟損傷區分,越往后越嚴重。另外,有家長認為見血才算嚴重,其實不然。外傷可分為閉合性損傷和開放性損傷,韌帶扭傷、腦震蕩等不見血的“內傷”也不容忽視。
3. 尋找外傷原因,按情況決定是否送醫。簡單查看傷口后,家長最好通過環境和孩子大致了解致傷原因,屬于機械傷(刺傷等)、化學外傷(酸、堿、毒氣)、生物外傷(毒蛇、昆蟲咬刺),還是物理外傷(高溫、燒傷、凍傷、電擊、放射線)。找出原因后,家長無法處理的要及時送院,并告知急診醫生致傷原因,方便盡快施救。
小朋友們都很年幼好動,不能更好的保護自己的安全,因為好奇心較重,更易受到各種意外的威脅,所以上面的內容,家長一定要好好學一哦。
-
寶寶上火了怎么辦 引起寶寶上火的食物大家都知道寶寶的體質和大人肯定也是有著各不相同的,有的孩子吃了食物的時候可能會出現一些上火的,而且寶寶上火也會感覺特別的
-
手機輻射對孕婦的影響大嗎 如何減輕輻射我們都知道在懷孕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變得特別的小心了,而且當然有一部分的人經常的玩手機,可是大家有沒有了解過懷孕的時候,到底
-
懷孕泡溫泉有好處嗎 孕婦泡溫泉要注意什么我們大家都知道很多女性在懷孕的時候身體也是越來越虛弱了,而且有的人感覺特別的不舒服,可是大家有沒有了解過,如果是稍微不注
-
寶寶打嗝有什么危害 如何預防新生兒打嗝很多的新手媽媽在照顧寶寶的時候,肯定會發現寶寶在吃完東西的時候會不停的打嗝,而且這個時候感覺也是特別的不舒服的,可是很多
-
女性孕前調理的重要性 孕前檢查必查項目的其實我們大家都知道,如果是想讓自己生一個比較健康可愛的小寶寶,就是在懷孕之前的一些調理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懷孕之前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