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寶寶蛀牙的5個小方法
說到蛀牙應該不少的小寶寶都存在這樣的問題,蛀牙會傷害寶寶的口腔健康,蛀牙會影響到寶寶身體對食物營養的攝取,那么在生活中父母們如何做才能幫助寶寶預防蛀牙的出現呢?
一、小孩子如何防蛀牙
齲齒是由食物殘渣發酵產生的酸對牙齒造成腐蝕而成。那么家長平時多注意寶寶口腔衛生,就可以有效預防齲齒的形成。那么小孩子如何防蛀牙呢?
1、少吃甜食和膨化食品
小心食物中的“隱形糖”。吃飯是家長應注意不能讓孩子養成把飯含在口中、邊吃飯邊玩的習慣,因為米飯中同樣含有糖分,長時間滯留在口腔中也會產酸發酵,產生蛀牙。
2、不宜讓孩子多喝飲料
因為很多孩子一開始不愿意喝白開水,所以家長就選擇含糖分的涼茶或飲料,經常喂給孩子喝,因為甜,所以孩子愛喝,也就養成了愛喝甜水的習慣。孰不知糖份滯留在孩子的口腔中過頻、過久后,就會催速齲齒的發生和發展。因此家長最好多喂清水,如果喂了奶也應及時用清水為其漱口,以沖刷、稀釋其口腔中的牛奶殘汁。甜味涼茶、飲料盡量減少灌喂次數。
3、及時喝水
喝奶和晚上睡覺之前,都要給嬰幼兒喝一杯溫開水,清洗掉口內殘留的奶渣。
4、鍛煉咀嚼能力
要鼓勵孩子學吃較粗硬的食物,如面包干、饅頭干等,以鍛煉咀嚼能力,磨擦牙齦,促使牙床骨的發育,幫助乳牙萌出。
5、注意口腔清潔衛生
1歲以上的寶寶模仿能力極強,媽媽們可以嘗試教寶寶漱口,并試著教寶寶用小牙刷刷牙。寶寶牙刷可以選擇兒童趣味性強且質量優良,專為寶寶設計的兒童牙刷。牙膏則選用兒童專用,并帶有寶寶平時喜歡吃的某種水果口味的,例如:草莓味、蘋果味等。做到每天至少刷2次牙,每早晚各一次,每頓飯后要漱口。
蛀牙怎么辦
6、用勺子喂奶
此外,從寶寶兩歲左右,家長就開始改用勺子喂奶,幫助孩子盡快戒除奶瓶喂養方式。因為勺子喂養可以盡可能縮短奶汁在口腔中停留時間,減小患齲齒的風險。
7、拜訪牙科醫生
從小就習慣于去看望牙醫,然后堅持每年拜訪兩次。這意味著嬰幼兒的口腔有任何問題或變化的話,都會迅速得到確認,并且在他們惡化前得到治療。熟悉牙醫也意味著當嬰幼兒長大點后不會害怕去看望牙醫。
8、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
孩子小自律性差,有的會不自覺地咬手指,吮唇、舐舌,張口呼吸,偏側咀嚼等。這些習慣會造成兒童的牙頜畸形。一旦發現,家長應給予及時糾正。
二、不同年齡孩子如何預防齲齒
1、1歲半左右
孩子的上下門牙均已長出。此時,家長要關注孩子上排門牙及牙縫、牙根的衛生狀況。因為最早長出來的下排門牙常被唾液濡濕,而唾液有殺菌作用,因此下排門牙不易得齲齒。
2、2-3歲
此時,孩子的槽牙剛剛長出,父母要特別注意其咬合處溝槽部分的清潔,因為新生牙齒較弱,個頭比周邊的牙齒矮,咀嚼時不易被刺激到,不利沾染唾液,容易長齲齒。
3、4-5歲
這個年齡段的兒童要注意槽牙的牙縫衛生狀況,這個部位咀嚼時常用到,易殘留食物殘渣,清潔時除了刷牙外,最好再配合牙線。
4、6歲-小學低年級
此時,孩子開始長恒牙,在乳牙與恒牙交替期間,如果家長不注意自家孩子牙齒衛生狀況,會使恒牙一長出來就得齲齒。
5、小學3-4年級
孩子的上下門牙開始由乳牙轉變成恒牙,此時,尤其要注意其衛生狀況。此外,這個年齡段兒童在刷牙方面還不夠熟練,需要家長從旁指導。
6、小學高年級
12歲左右,孩子開始長第二大臼齒,由于新生不久,位置比旁邊牙齒要低,刷牙時不容易刷到,因而要特別注意其衛生狀況,防止齲齒。
預防蛀牙以及口腔疾病需要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培養這些習慣完全依靠父母的努力,希望每位寶寶都能在父母的細心呵護下健康成長。
-
寶寶上火了怎么辦 引起寶寶上火的食物大家都知道寶寶的體質和大人肯定也是有著各不相同的,有的孩子吃了食物的時候可能會出現一些上火的,而且寶寶上火也會感覺特別的
-
手機輻射對孕婦的影響大嗎 如何減輕輻射我們都知道在懷孕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變得特別的小心了,而且當然有一部分的人經常的玩手機,可是大家有沒有了解過懷孕的時候,到底
-
懷孕泡溫泉有好處嗎 孕婦泡溫泉要注意什么我們大家都知道很多女性在懷孕的時候身體也是越來越虛弱了,而且有的人感覺特別的不舒服,可是大家有沒有了解過,如果是稍微不注
-
寶寶打嗝有什么危害 如何預防新生兒打嗝很多的新手媽媽在照顧寶寶的時候,肯定會發現寶寶在吃完東西的時候會不停的打嗝,而且這個時候感覺也是特別的不舒服的,可是很多
-
女性孕前調理的重要性 孕前檢查必查項目的其實我們大家都知道,如果是想讓自己生一個比較健康可愛的小寶寶,就是在懷孕之前的一些調理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懷孕之前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