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寶寶是否瘦弱的五個標準
眾所周知寶寶過胖是對健康和成長不利的,不過,有些媽媽會發現自家的小寶寶似乎過于瘦弱的了,但是因為不了解判斷寶寶瘦弱的正確標準,也不能及時的為孩子做出調整,那么我們想自我判斷寶寶是否瘦弱有哪些標準可以采用的呢?
自測:你的寶寶真的瘦弱嗎?
1、判斷瘦弱寶寶的5個生理特點:
(1)看上去十分瘦小,像個“小精品人”。
(2)因體格發育障礙,自身免疫機能下降,容易經常并反復地生病,只要周圍有“風吹草動”,每次都“跑不掉”。
(3)食欲不佳,大多都有不良的飲食習慣。
(4)一直延續到成年后依然瘦弱、矮小,體質欠佳。
(5)兒童期的生長發育遲緩,影響到寶寶日后的學習能力,甚至成年期的生活和生命質量。
2、判斷瘦弱寶寶的5項發育指標:
(1)體重增長慢:寶寶出生后至滿月,即生后滿28天時,體重增長不足600克。
(2)體重不增或下降:在為寶寶定期監測體重時,發現寶寶連續兩次體重不增或下降。
(3)低體重:即在某一時段測量寶寶的體重,明顯低于同性別、同年齡段寶寶的標準體重。
(4)生長遲緩:即在某一時段測量寶寶的身長/身高,明顯低于同性別、同年齡段寶寶的標準身長/身高。
(5)消瘦:即在某一時段測量寶寶的身長/身高和體重,再根據身長/身高來判別體重,寶寶的體重明顯低于同性別、同身長/身高寶寶的標準體重。
讓瘦弱寶寶長肉的4個建議
1、喂養建議
(1)母乳喂養是首選。母乳含有6個月內寶寶需要的各種營養成分,特別含有其他乳類不可替代的免疫活性物質,有利于寶寶健康防病,所以應純母乳喂養4-6個月,添加輔食后仍可繼續母乳喂養至寶寶1-2歲。
(2)滿月后應逐漸變為每2.5—3個小時喂一次奶,而且每次喂奶時間要控制在15—20分鐘以內,隨著寶寶月齡增長,可減少夜間喂哺次數。
(3)根據母乳量的多少以及寶寶體格發育情況,在4-6個月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并遵循從少量到多量、從一種到多種、由細到粗、由軟到硬、少鹽不甜、禁油膩的原則。
(4)在寶寶7個月之后,無論采取何種喂養方式,在喂養中都要加上一些顆粒狀、質地稍硬的食物,以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促進牙齒萌出。
(5)隨著寶寶添加輔食種類和數量的增加,吃奶量會有所下降,但不應立即停止喂奶,每天攝奶量還應不少于600毫升。
(6)寶寶的膳食要均衡,多吃水果和蔬菜。
2、防病建議
(1)媽媽們一定要按照國家規定的免疫程序,按時為寶寶接種一類疫苗,包括卡介苗1針、乙肝疫苗3針、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3次、百白破疫苗3針、流腦2針、麻疹疫苗1針、乙腦1針。
(2)寶寶居住的房間要經常保持在通風的狀態下,不能整天關閉著門窗,導致空氣不流通。要確保室內空氣新鮮,降低室內病原微生物的濃度。
(3)若是家中有人感冒生病了,要盡量遠離寶寶;如果不得不照顧寶寶的,要戴上口罩,并勤洗手。
3、起居建議
(1)保證寶寶每天有充足的睡眠。睡覺是寶寶每天必要的“功課”,如果這“功課”沒有完成,便會影響寶寶的健康。
(2)寶寶清醒的時候,爸爸媽媽要多和寶寶交流,如說話、玩耍等,讓寶寶在溫馨歡樂的環境中成長。
(3)每天給寶寶洗澡,更換干凈柔軟的衣物,以保持皮膚的清潔與干爽,可使用寶寶專用的沐浴液和洗發水。
(4)根據氣候、季節的變換,及時給寶寶增減衣物。
(5)督促寶寶多喝水,膳食要營養均衡。
4、運動建議
(1)多做運動,最好每天堅持兩小時,可分次進行。
(2)戶外活動最好從夏季開始,一直堅持到冬季,這樣可以讓寶寶逐漸適應冷空氣,有助于增強自身抵抗疾病的能力。
(3)除了讓寶寶做耐力的運動,例如跑步,最好還進行其他一些以發展平衡、敏捷、柔軟為目的的活動,例如打籃球、打羽毛球。每次運動都不要進行太長時間,適當地休息下,以免體力消耗過大。
(4)平時多帶寶寶出去曬曬太陽,尤其冬天。
對于寶寶的體重,不止是肥胖不好,過于的瘦弱也是對孩子健康成長不利的,如何讓孩子的體重在正常范圍內,一定離不開家長細心的呵護和照顧。
-
寶寶上火了怎么辦 引起寶寶上火的食物大家都知道寶寶的體質和大人肯定也是有著各不相同的,有的孩子吃了食物的時候可能會出現一些上火的,而且寶寶上火也會感覺特別的
-
手機輻射對孕婦的影響大嗎 如何減輕輻射我們都知道在懷孕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變得特別的小心了,而且當然有一部分的人經常的玩手機,可是大家有沒有了解過懷孕的時候,到底
-
懷孕泡溫泉有好處嗎 孕婦泡溫泉要注意什么我們大家都知道很多女性在懷孕的時候身體也是越來越虛弱了,而且有的人感覺特別的不舒服,可是大家有沒有了解過,如果是稍微不注
-
寶寶打嗝有什么危害 如何預防新生兒打嗝很多的新手媽媽在照顧寶寶的時候,肯定會發現寶寶在吃完東西的時候會不停的打嗝,而且這個時候感覺也是特別的不舒服的,可是很多
-
女性孕前調理的重要性 孕前檢查必查項目的其實我們大家都知道,如果是想讓自己生一個比較健康可愛的小寶寶,就是在懷孕之前的一些調理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懷孕之前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