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頻繁流口水怎么辦?飲食方法巧治療
寶寶流口水也被稱為小兒流涎,在醫學理論上通常是指口中唾液不自覺從口內流溢出的一種健康問題,這種情況是在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如果父母們想盡快的幫助孩子解決這個問題,大家不妨試試下面的食療方法。
一般來講,1歲以內的嬰幼兒因口腔容積小,唾液分泌量大,加之出牙對牙齦的刺激,大多都會流口水。隨著生長發育,大約在1歲左右流口水的現象就會逐漸消失。如果到了2歲以后寶貝還在流口水,就可能是異常現象,如腦癱、先天性癡呆等。另外,寶貝患口腔潰瘍或脾胃虛弱,也會流涎不止。
因此對于小兒流口水可運用以下治療辦法:
1.生白術9克,益智仁9克,加水煎30分鐘,剩一小碗藥汁,放入適量的白糖,每日一劑,日服2~3次。
2.綠茶2克,白術12克,甘草3克。后兩味藥加水600毫升,煮沸10分鐘,加入綠茶,分3次溫服,復泡再飲,每日一劑。
3.竹葉7克,陳皮5克,大棗5枚。將上藥煎水,分兩次服。每日一劑。
4.桑白皮10~20克。將上藥加水100毫升,煎至60毫升,分2~3次口服。每日一劑,5劑為一療程。
5.雞內金、生黃芪各10克,益智仁、白術各8克。將上藥水煎,每日一劑,分3次口服。4劑為一療程。
6.吳茱萸、鹽附片各5克,面粉10克。前兩味藥研細末,加入面粉,用醋調成干糊狀備用。取上藥貼于兩足心(涌泉穴),用紗布扎緊,臨睡前貼,翌日除之。
7.吳茱萸3份,天南星一份。上藥共研細末,貯瓶備用。用時取藥粉15克,用陳醋調成糊狀,敷貼涌泉穴(男左女右),外用紗布扎緊。每次敷貼12小時,一般3或4次即可。
8.肉桂10克,研細為末,用醋調至糊餅狀,貼敷兩足涌泉穴,每晚睡前敷藥,翌日取下,連敷3~5次。
父母們要切記選擇上面的這些食療方法,一定要根據孩子的身體狀況來進行,最好是在醫師的指導下讓寶寶服用。
相關文章
-
提高孩子免疫力首選這種食物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提高,我們寶寶的免疫力保護我們的寶寶的身體,更加的健康才是最好的提高,
-
寶寶能吃胡蘿卜嗎 這些事項要注意我們大家都知道胡蘿卜也是在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蔬菜之一的,而且它的營養價值也是特別高的,吃胡蘿卜的好處也是非常多的,可是
-
寶寶拉肚子吃什么好 9種食療法恢復健康一般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很多小寶寶都可能會出現拉肚子的,而且拉肚子也是非常危險的,可能會出現脫水性的,可能會出現一些其他的
-
小孩腳臭怎么辦 八種方法有效去除腳臭我們大家都知道在生活中可能很多家長都特別希望孩子在這里更加健康的,而且很多家長都沒有注意過寶寶在出去的時候出現一些腳臭的
-
4個妙招幫你糾正寶寶挑食難題我們都在生活中,可能很多小寶寶都會出現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有的時候也會出現一些挑食偏食,那么這種情況應該要多注意,不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