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入園后狀況
寶寶入園后,總是認為和家里一樣,只是多了很多的小朋友,常常會出現很多的狀況,例如:想法以偏概全、興致勃勃學說話、我想與眾不同等等,下面小編為您一一介紹。
1.想法以偏概全
幼兒園的生活,對寶貝來說是個蠻大的沖擊。首先,他原本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成為眾人的焦點,現在卻要在十幾、二十人當中,爭取老師的注意和喜愛。以前在家隨便堆個積木,眾親友熱烈的掌聲立刻隨之而來,但現在認真堆得比天高,老師卻只忙著處理那兩個打架的小朋友…。
“是不是只要我打別的小朋友,老師就會注意到我?”孩子無法任意轉換觀察焦點、顧及事實的全貌,以偏概全地以為吸引焦點就是被喜愛,于是他們開始夸大重復能吸引大人注意的行為,譬如粗魯的動作、大聲說話等。回家后,爸媽反而不習慣:我那個秀氣斯文的寶貝哪里去了?
2.興致勃勃學說話
3、4歲小孩愛說話,興致勃勃學著各種語詞和聲調,爸媽開車時遇到冒失鬼,隨口一句“會不會開車啊?”坐在安全座椅上的寶貝可能就開心地學上一百遍。上幼兒園之后,接觸的人變多,學習的對象也增加,小朋友之間互相學習大人的口頭禪,或者交流在電視聽到的話語,難免會講出幾句讓大人頭痛的話來;即使爸媽嚴詞厲色說“不可以”,但不久后寶貝卻又冒出其他不雅的字詞…。
這是因為寶貝不懂這些話語真正的意思,他們只是想表達“生氣”的感覺,或者像諧星可以逗人發笑。除了爸媽及時制止之外,之后其他新事物出現后,這類行為也會逐漸消失。
3.我想與眾不同
3歲以上的寶貝,有別于以往只是知道自己的名字、性別等外表,慢慢地發展出“心理我”,他們自我介紹時會以“我能做什么”為主軸,譬如“我上中班”“我會自己穿衣服”“我喜歡騎三輪車”等。為了樹立自我形象、為了彰顯自己與他人不同、為了展現自己很棒,寶貝插嘴或唱反調的情況便增加許多。這不是因為寶貝上幼兒園“學壞”了,而是他想“做自己”的表現。
4.適應新環境過度期
幼兒園與家里有很多的不同,除了友伴增加,他們也要學習紀律。有些孩子天生氣質趨避性高、適應性低,本來就需要較長時間適應新環境,所以剛上學個性變安靜或變焦躁,是可以理解的;加上寶貝還在摸索學習:老師講話時要安靜坐著,爸媽講話時是不是也要?所以會有一些不同以往的表現。
-
寶寶上幼兒園那點事其實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小寶寶,并不知道平時上幼兒園的時候應該遵循什么樣的方式,才能夠快速的適應幼兒園的那些癥狀,給我們
-
如何讓新生寶寶適應幼兒園生活進入幼兒園,對孩子來說,就像他成長里程碑上的一次飛躍。但最初的兩周,無論對父母還是孩子,都將是一場艱巨的考驗。其實寶寶初
-
孩子剛上幼兒園注意這四件事孩子剛上幼兒園哭鬧時很正常的事情,這是因為他們對父母有依賴的心理,一旦父母走開他們很容易以為爸爸媽媽不要自己了,所以對于
-
孩子們的學齡前生活學齡前是孩子的黃金時代,他們應該無憂無慮,自由支配時間。一旦上了小學,學習就是小學生的主要任務,自由時間就不多了,所以在
-
幼兒園內生活為什么要孩子規矩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家庭和幼兒園是兩個差距很大的生活背景。在家庭背景下,孩子生活在時刻準備為自己奉獻一切的家長呵護中,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