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內生活為什么要孩子規矩
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家庭和幼兒園是兩個差距很大的生活背景。在家庭背景下,孩子生活在時刻準備為自己奉獻一切的家長呵護中,很難有機會體會真正意義上的謙讓、等待、解決與同伴之間的矛盾……在家里孩子自由的空間很大,想做什么、想什么時間做,基本上都可以得到滿足。
而在幼兒園對孩子的要求則會與家庭存在很大的不同。在這里孩子必須要學會真正意義上的謙讓:當大家都要玩一個玩具時、都要領老師的手時、都想要做值日時……謙讓幾乎滲透在每一個細小的環節中,不懂得謙讓就無法快樂地生活。在這里孩子要學會遵守規則:游戲時要遵守游戲的規則——自己喜歡的游戲組人數夠了,就要選別的游戲、自己玩的玩具要自己收……學習時有學時的規則——回答問題時不能想說就說、自己做得快還要等等同伴……生活中有生活的規則——洗手不能擠、喝水、入廁的時間都是相對統一的等等。
家長與幼兒園合作讓孩子知道守規矩
家長必須配合學校對孩子進行教育,比如,幼兒園不允許孩子帶食物人園,家長就不必再為此犯規。甚至連糖果都不要讓孩子帶進幼兒園。
家長必須弄清,家庭規矩與幼兒園規矩沖突在哪里。例如,晚上有父母需要看的電視節目,孩子跑來關掉電視,他們會說:“現在該休息了,幼兒園老師說晚上不要看電視,早點睡覺。”這時家長應告訴孩子,規矩對成人和孩子是不同的。兒童教育專家重申,家長必須和幼兒園齊心協力,根據幼兒園的要求,讓孩子按規矩辦事。
規矩給孩子們一種安全感和界限感,這會幫助他們知道什么是可以期盼的,什么是不可能達到的,并且自律自己的行動。規矩為孩子們更好地走向世界作好準備。(寶寶在幼兒園不守規矩怎么辦?)
幼兒園的規矩和家里的規矩發生沖突怎么辦呢?
兒童教育專家建議,家長應配合幼兒園為孩子立規矩,發生沖突的情況下,應以幼兒園的為主。而且,4歲以下小孩對規矩不能夠靈活運用。
調查顯示,對于4歲的孩子來說,他們是不會對規矩靈活運用的,對他們來說,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沒有其他可以選擇。有人曾作過調查:讓3歲以下(含3歲)的孩子根據顏色來區分物體,結果只有3歲的孩子完成任務,接著當要求3歲的孩子按照形狀來區分物體時,結果他們仍然以顏色來劃分區別。只有到了4歲以后,孩子才能逐步改變認知的角度,對事物的判斷具有靈活性。
說明一點,給孩子立規矩,并不是叫寶寶做什么事情都中規中矩。在尊重寶寶的基礎上,給寶寶一個合理的限制,不是放任自流。規矩也不是越多越好,一旦立下來就必須立即執行。
-
寶寶上幼兒園那點事其實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小寶寶,并不知道平時上幼兒園的時候應該遵循什么樣的方式,才能夠快速的適應幼兒園的那些癥狀,給我們
-
如何讓新生寶寶適應幼兒園生活進入幼兒園,對孩子來說,就像他成長里程碑上的一次飛躍。但最初的兩周,無論對父母還是孩子,都將是一場艱巨的考驗。其實寶寶初
-
孩子剛上幼兒園注意這四件事孩子剛上幼兒園哭鬧時很正常的事情,這是因為他們對父母有依賴的心理,一旦父母走開他們很容易以為爸爸媽媽不要自己了,所以對于
-
孩子們的學齡前生活學齡前是孩子的黃金時代,他們應該無憂無慮,自由支配時間。一旦上了小學,學習就是小學生的主要任務,自由時間就不多了,所以在
-
幼兒園內生活為什么要孩子規矩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家庭和幼兒園是兩個差距很大的生活背景。在家庭背景下,孩子生活在時刻準備為自己奉獻一切的家長呵護中,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