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踏青有哪些注意事項
春天各種花草樹木都相繼開放,所以大家在工作閑暇之余都有春游踏青活動,特別是夫妻一同帶著孩子是非常幸福的,盡情享受著春天的新鮮空氣賞花游玩都非常不錯,但這難免會被有毒動物和蚊蟲進行叮咬危害。那春季踏青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謹防有毒動物和蚊蟲叮咬
春季是萬物復蘇的季節,一些有毒動物冬眠后也蘇醒出巢了,在踏青游玩時小心被有毒動物咬傷或蜇傷。特別要提防蜈蚣、蝎子、蜘蛛、蜜蜂的出沒。例如在林間、山地、草地上活動時,最好穿長衣、長褲,必要時可扎緊袖口和褲腳,使用花露水遮掩體味。若要坐在草地上,可鋪上塑料布或臺布,以隔開身體和草葉的接觸。
如果不小心被蜇傷了,毒毛、毒針很可能會留在皮膚中,可先用信用卡緊貼皮膚將其毒刺刮掉。若有鑷子或者小針,可將毒刺輕輕挑出,然后用流動的冷水仔細清洗蜇傷部位。蜇傷處嚴禁用碘酒外涂。若被蜈蚣、蝎子、蜘蛛、蜜蜂蜇傷,可用弱堿性溶液(肥皂水)沖洗,以中和酸性毒素;若被黃蜂蜇傷,則需要弱酸性溶液(醋)中和。對毒蛇、毒性大的蜈蚣、黃蜂和馬蜂咬傷或蜇傷后,如出現頭暈、惡心、嘔吐等癥狀,切忌奔跑,萬一發生休克,應立即撥打120求救,救護車到來之前要注意保持呼吸暢通,并進行人工呼吸、心肺復蘇等急救處理。
謹防兒童生病和意外傷害
不少家長帶著孩子踏春郊游賞花,清明掃墓祭祖。
春季雨水偏多,地面潮濕易滋生霉菌等病原體,各類病毒、細菌均處于活躍階段,而孩子免疫力相對較低,容易被感染和過敏。此外,清明節前后正是花開的季節,花粉多容易導致過敏性疾病高發,如哮喘、蕁麻疹等。應注意適度增減衣服,合理飲食,增強孩子的抵抗力,同時勤曬衣被,搞好室內外衛生,做好預防工作。掃墓期間仍會有人燃放鞭炮等,孩子的好奇心重,又調皮貪玩,此類燒傷、炸傷事故也明顯增多。春季雨水多,郊外道路濕滑易致跌倒損傷,這也是必須注意的地方。
特別提醒,在長途旅行中,孩子比大人更易暈車,乘車前不要讓孩子吃得太飽、太油膩,也不要讓孩子餓著肚子,可以適當給孩子吃一些含有葡萄糖成分的食物。另外,上車前在孩子肚臍處貼片生姜,可緩解其暈車癥狀。帶孩子乘車應盡量選擇靠前顛簸較輕的位置,以減輕震動,并打開車窗,讓空氣流通。如發現孩子有暈車癥狀,可以適當用力按壓他的合谷穴(在大拇指和食指中間的虎口處),同時隨身攜帶紙巾和嘔吐袋。另外也要注意,1歲以內的寶寶不能服用暈車藥。
外出就餐謹防胃腸道疾病
春季是細菌快速繁殖的季節,也是胃腸道疾病的高發期,多以慢性胃腸炎、胃潰瘍、膽囊炎、胰腺炎等疾病為主。有些家庭出游喜歡自帶熟食,或者在外野餐,這樣飲食稍有不慎,很容易引起胃腸道疾病。這是因為氣溫逐漸變高促使細菌的繁殖速度加快,食物不像冬天那樣經久耐放,許多食品稍一“暴露”,外觀也許還能保持新鮮誘人,但質量和味道都已經發生變化。
時下,大量野菜已經被端上餐桌。不少人外出踏青時順便在田間采挖野菜和蘑菇。專家提醒,有些野生植物本身含有毒素,誤食可引起中毒,有些因為生長在馬路邊,遭受汽車尾氣污染,建議市民不要盲目采摘。
雖然在春季適當的到戶外進行踏青郊游,為之會給我們的身體健康帶來極大幫助,但我們在進行郊游時,特別是帶孩子的家長要注意避免被有毒動物和蚊蟲叮咬,尤其要防止讓孩子到些危險的地方,如掌葉半夏、石蒜、毒芹等不常見的植物要避免采摘誤食用。
-
老人服用維生素須知維生素是生物體所需要的微量營養成分,而一般又無法由生物體自己生產,需要通過飲食等手段獲得。維生素不能像糖類、蛋白質及脂肪
-
青少年保健常識青少年是指11歲至24歲這一階段,統稱青春期。又可分為青春發育期和青年期,該段時期的保健也很重要。
-
女性長期吃辣,喝冰飲,容易患上婦科腫瘤如何保養皮膚——相信這是每個女性都關心的事兒?之所以嘮叨這些話題,是因為大部分人遇到“面子”問題,總是想從外部來解決,而
-
該不該曬太陽?寒冷的冬季,有很多的人們通常喜歡站在太陽底下曬太陽的,而且太陽暖暖和和的,也是感覺非常的舒服,那么有很多的人并不知道,到
-
早睡早起身體好?盲目早起會害了你!早睡早起這是現在很多人很口頭的一句話,但是你知道嗎,雖然我國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流傳這句話,但是早睡早起也是有要求的,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