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店多有“貓膩”
96%保健品店有“貓膩”
合肥市的汪先生這兩天有些郁悶,花了1600元買的瘦身保健品,網上一查卻是“假貨”。原來,他于3月22日在合肥市長江西路某藥房購買了海南中興天然健康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中極消脂丸”等3款瘦身保健品。網上查看后,卻發現這家企業早被吊銷了生產許可證。 “去年1月份就被吊銷了許可證,現在產品竟還在市場上賣! ”汪先生顯得很氣憤。
馬鞍山市的趙女士遭遇了同樣的“煩惱”。去年11月30日,趙女士在當地某著名連鎖藥店買了“金麥利”牌“深海魚油”和“大豆卵磷脂”各兩盒,后來在網上一查,“深海魚油”冒充了另一個品牌的批準文號,而“大豆卵磷脂”包裝上的批準文號,網上根本沒有,是偽造的。遭遇欺騙的還有省城安居苑小區的彭老先生,他最近從廣播上聽說了一種名為“凈血酶納豆膠囊”的“神藥”,廣告上宣稱能讓偏癱患者重新站起來,幾經打探和了解,原來這種產品不是“藥”,只是普通的保健食品。
汪先生等人的遭遇,在很大程度上顯示了保健品市場魚龍混雜的現狀。業內人士透露,目前保健品“冒牌貨”很多,其中有兩種現象相對比較普遍,一種是以非保鍵品冒充保健品銷售,一種是以保健品冒充藥品銷售。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去年11月份對全國176家保健品店調查發現,有96%以上的保健品店銷售的產品存在以非藥品冒充藥品銷售的現象。中國消費者協會日前公布的2009年全國各級消協組織統計受理投訴情況顯示,去年保健食品投訴量同比上升 22.6%,位居投訴增幅第四位,保健品已成為當年全國消費投訴的七大熱點之一。
溫情陷阱笑臉“宰客”
近日,合肥市方女士反映,她年過六旬的姑父得了胃癌,從六安農村來合肥看病,在醫院排隊檢查時免費得到一份沒有刊號、報社名稱和地址的報紙,上面宣傳的是一種所謂“抗癌新藥”,老實巴交的姑父以為找到了“救命藥”,竟拿出看病的3000元買了一個療程的藥。后來發現,這種“抗癌新藥”的外包裝上,竟然標明是“健”字開頭的保健品。
如今,市場上保健品的促銷活動五花八門,比較流行的方法是所謂專家、名醫走進社區、賓館、酒店等場所,開展健康講座、免費義診、免費體驗等活動,向老年人發放宣傳單和小廣告,并以“贈藥”、“送小禮品”等手段誘導消費者購買。保健品是一種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不具有治療作用,而將保健品混同于藥品宣傳,是不法廠商的慣用“伎倆”。
-
一天中有哪些保健養生的好習慣?一個人要怎樣變得不浮躁?一天中有哪些保健養生的好習慣?
-
白領的通病,常掄胳膊 ——肩頸不再疼!當今社會屬于大經濟時代,體力勞動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長久的“白領式”工作,于是長期面對電腦、坐姿不良引發的肩頸疾病的問
-
關于我國研發的新冠疫苗,您所關心的都在這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分別于3月17日和4月14日舉辦新聞發布會,會上權威專家解答了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的相關信息。
-
痔瘡是會呼吸的痛 治療外痔用什么藥?稍有不慎,痔瘡這種討厭的疾病就可能纏上任何一個人。不管男女,都可能中招。而且有“痔”不在年高,年輕人喜歡坐在電
-
得內痔吃藥有用嗎?直達患處,藥效更直接!如今,得痔瘡的人可不少,而在痔瘡的種類中,得內痔的居多。想知道得了內痔怎么辦,患內痔吃些什么藥好,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內痔。